01: 来自刷朋友圈的攀比伤了谁?
说有个人下班途中,翻看朋友圈,看到同事人家家里拆迁分了700万,而此时自己正在挤公交车要2小时才能下班,不禁一阵心酸,觉得自己在大城市落户几乎无望而别人瞬间就轻而易举得到了。
下班途中的公交车上(还不一定有座位),累了一天了,就算不用那么上进听英语、有声课堂,听听音乐、流行歌曲、相声小品、时事新闻不好吗?非要刷朋友圈,看人家的日常琐琐碎碎、喜怒哀乐。大部分是些他们有意让你看到的炫。
反过来说,你确定,你的生活人家会关注吗?更何况,大部分时间自己的生活都是乏善可陈状态。
一般人只关心那个结果,谁会有耐心观看种子发芽的全程?
所以,努力中的自己的日常,别人极有可能不屑一顾。而你却默默粉着他们,浪费着自己的时间,付出着不被珍惜的情感。
结果是,满满的失落感,不幸感也爆棚。比来比去的不都这样?
朋友圈应该适当屏蔽那些秀的成分大于分享成分的人。
微信里的朋友分组这个功能,本就是尊重我们和适当的人分享适当的事的权利。甚至这是义务。
02: 比较中,令我们不舒服的是什么?
有句名言说得好,世界上两件不忍直视的东西,除了太阳,就是人心。它想要批判的是人的嫉妒之心。
其实,又有几个人能处理好这种与生俱来的“见贤思齐”之心?
那些原以为和自己差不多甚至还不如自己的人,突然就因为财富,甩出自己几条街。此时的心理落差,哪来得舒服可言?
我们又不是出世的圣贤,如何在一瞬间扑面而来的落单、沮丧、恐惧之前,心还波澜不惊?
依我看,几乎没有人可以轻易做到。嘚瑟得很离谱的人,还真是大有人在。
不屏蔽这些人,还留着做朋友吗?朋友是什么?分享、关爱、温暖我们,不会让我们觉得孤单的那波儿人。
这种从没顾及过你的感受,动辄撩拨人心里嘴隐蔽的“肉刺”的人,算什么朋友?
秀可以,请精挑细选一下适合的人。恩爱总是秀给被动的单身狗算怎么回事?吃肉的时候,非在家里吃糠咽菜的人面前吧嗒最算怎么回事呢?
或许有人会说,你这也太敏感了吧。大部分人不会有嫉妒。
其实,这里面有个核心问题,人到底是不是分三六九等?都有多少种分类标准?自己遵循的标准和别人的是否一致?当被别人归类在远远低于心中预期的时候,你如何能做到内心波澜不惊?
前几天,做销售的朋友说,自己的产品未能被客户选中,因为那个高端项目里匹配的其他产品,也要“高端”,什么国内十大**品牌之一,销量前三…总之得首先证明出类拔萃。而那些所谓“十大**名牌”从网上一搜,竟然有几十种之多,很多都是花钱可以买到的那种。这意味着,一款新产品上市,最好能先烧钱把这些“荣誉”弄到,再去卖,不然,门庭冷落,无人问津,哪有人会认真研究你的性价比?产品质量和服务?
一款产品尚且如此,人能幸免吗?一句话,有没有道理,对不对,有时候并不在于这句话说了什么,而在于,说这句话的人是谁,有多少头衔,身家几何,是否是业内权威人士?
03: 就算炫出了优越感,是不是就真的幸福了?
说到拆迁的事,前几天一个同事也给我讲了她们老家现在正在经历的事。
比较幸运的他们村,被开发商买走,开发旅游景区,是个不差钱的老板,所以钱给的很爽快,价格也高出预期很多,一夜之间,产生了无数穷了好几辈子的暴发户。
但谁曾想到,这个时刻,出现了只有在小说里才能看到的场景,各种丑态尽现。平日里一大家子客客气气的,为了怎么分钱的事,打得头破血流,派出所公安24小时常驻村里维护治安。
其实,拆迁的钱看似一大笔,但分起来的确很棘手。按照法律,非常简单,一户一宅,几个户口几亩地,清清楚楚。
可是,作为乡土社会的农村,大家族的留守老人们,已经行将就木,很多已经稀里糊涂了。而这笔巨款,多在老人名下。
怎么分,儿女子孙们众说纷纭,文化不多、素质有限的农民们,亲兄明算帐、亲父子明算帐、出嫁的女儿依法也有份儿的帐、清官难断的家务事,此刻更加地复杂。
不管分没分家的各大、小家庭之间的积怨、迥异的三观,集中爆发。
而还有的地方,拆迁所分的几套房,根本就是空头支票,什么时候上家有钱了什么时候兑现。
这种还秀什么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