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表达之一百零八:借代之工具、材料和有关事物代本体(二)

表达之一百零八:借代之工具、材料和有关事物代本体(二)

作者: 认真说话 | 来源:发表于2024-11-27 20:42 被阅读0次

不直接把所要说的人或事物名称说出来,而用跟它有关系的另一种事物的名称来称呼它,这种修辞手法叫,也叫“换名”。工具材料代本体借与人或事物有关的工具、材料代人或事物;借与人或事物有关的人物或所在地代替人或事物。

11)老麦为避开这些四个轮子,把自己的两个轮子随手一拐,进了一条小马路。(林斤澜《头像》)【用“四个轮子”代汽车,以“两个轮子”代自行车,有意给语言增添一些嘲讽和幽默的情趣。】

12)一箫,一寸管,一人缓板而歌,竹肉相发,清声亮彻,听者魂销。(袁宏道《虎丘记》)【“竹”原指乐器中的箫、笛之类,此处指代箫管声;“肉”原指嘴,这里指代歌唱之声。“竹肉相发”写的是乐声与歌声相谐。】

13)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连连。既见复关,载笑载言。(《诗经·卫风·氓》)【“复关”犹言“重关”,是“氓”居住的地方,诗中用以指代氓,是借人物所在地代替人物的一种旁代形式。】

14)何大娘一共有三个儿女。大儿子在抗日战争中牺牲了。二女儿是个老干部,在福建有工作,老三参加志愿军去了朝鲜……最近这些日子,福建照样有信,朝鲜可不来信了。(康濯《最高兴的时候》)【用人物所在地代人物,这是典型的一种旁代手法。】

15)林志诚:别的不说,单讲我发工钱,每半个月就是几千块,花花绿绿的纸,在我手里经过的也够多啦。别人看,以为发工钱是一个好缺份;可是我,就看不惯那一套,做事凭良心,就得吃赔账。(夏衍《上海屋檐下》)【各种面值的钞票,图案不同,颜色不同,集中在一起,给人花花绿绿的感觉,对于作出纳的林志诚而言,钞票已是司空见惯,把它当作“花花绿绿的纸”合情合理。这种借代形象具体,有助于人物心理活动的刻画。】

16)歉岁,米贵若珠。一富翁饱餐而骄贫士曰:“字不疗饥,徒有满胸锦绣。”士答曰:“学不求饱,愧无一袋珠玑。”盖言其酒囊饭袋耳。(黄图珌《看山阁闲笔》)【.“满胸锦绣”即满腹文采和学问的意思。这是以“锦绣”的绚丽多采指代读书人的才华。“愧无一袋珠玑”是反语,其意在讽刺富翁是只知吃喝的“酒囊饭袋”。】

17)一路说,一路行,不多时,早已金乌西坠,玉兔东升。(钱彩《说岳全传》第十三回)【.传说太阳中有个金乌;月亮中有个玉兔,因而用“金乌”代太阳,“玉兔”代月亮。这种借代手法在旧诗词和小说中最常见,可以使语言形象简练。】

18)书法比赛。(谜语)(打一木工用具)【谜底是木工用的“墨斗”。这条谜语是运用借代和别解相结合的修辞方式制作的。书法作品常称“墨宝”,于是谜底以“墨”代指“书法”;又将“比赛”别解为“斗”,前后合义,即“墨斗”,紧扣谜面。】

19)“我以为你就会拿手术刀呢。我常想,手术室里一定挺可怕的,肉呀血的,像个屠宰场。嘿,你还会弹琴。”“那是为了练手指头,好去再进‘屠宰场’。”(苏叔阳《故土》)【顺着前文的比喻,用“屠宰场”代手术室,并非是同意叶倩如的看法,而是有意造成一种幽默情味,委婉地进行反驳,表现自己热爱医疗事业的感情。】

20)“老赵,你这家伙也太没有情分了,她是你同床共被人呀!”走到一座松林里,胡小山带着讥刺的语调向老赵说。(蹇先艾《在贵州道上》)【“用同床共被人”来指代妻子,能够通俗形象地说明二人的亲密关系,用这种露骨的方法来说明夫妻关系,与说话者轿夫头的身分极其吻合。】

21)暗间背墙立一只格架,上边有书,很少,很零星,倒也很热闹。三少不用翻,早猜准又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他却不知道那一堆里面还有四本“钦颁宪法明文”。(师陀《寒食节》)【“子曰,学而时习之”是《论语》中的摘句,作者用它指代《四书》、《五经》,这样不仅介绍了关家的上一代——关四爷的信仰与爱好,而且也介绍了下一代——三少讨厌封建礼教的感情倾向。借代手法大大节省了文字,而且使语言显得含蓄。】

相关文章

  • 诗歌的写作手法

    借代是借相关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本体不出现,用借体来代替,常见的类型有“部分代整体,特征代本体,具体...

  • 【借代】

    借代: 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有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借代种类: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

  • 借代、摹状、呼告4

    借代、摹状、呼告 我们说事物时,不把事物本身说出来,而用和那事物有密切关系的事物来代替的,这就是借代。借代是向来惯...

  • 《修辞常识例话》摘要(3)

    第5章 借代 >> 借代,就是借彼代此。也叫“换名”。人们说话写文章,有时往往不直接说出所要叙写的人或事物的名称,...

  • 十九 陆王心学和宗教之说是一个套路

    程朱理学之精髓,就是除了有一个本体之理,具体事物还有具体之理,(这是本体论部分)据此,人的认识不仅要去认识本体之理...

  • 问答撷录·儒佛本体

    儒佛本体 儒佛之本体,固无二致。儒佛之工夫,浅而论之,亦颇相同,深而论之,则天地悬殊。何以言之,儒以诚为本,佛以觉...

  • 【05】长夜孤灯话《论语》——关于孔子的材料

    05、关于孔子的材料 文|翻腾四海 一、纸上之材料 王国维提倡研究古史时需用二重证据法,即纸上之材料和地下之...

  • 王明阳心学【致良知】

    良知有两重含义:本体和道德意识;致良知之“致”,也有二重意义:体认和践行。本体可以当下体认,道德人格的完善,...

  • 心即是一切

    宇宙的本体是觉性之海,我们只是觉性之海生产的小水泡,离本体太远了,忘了自己是本体的部分,因此产生各种烦恼和痛苦。这...

  • “我和你”⇔“我和它”

    马丁·布伯的哲学,整体上可以视为“关系本体论”。世界的本体不是宇宙万物之“你”,也不是“我”,而是“我”和“你”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表达之一百零八:借代之工具、材料和有关事物代本体(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bkxs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