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个夸张点的例子~
在大家想象中画的猫咪应该是这样的:
我们以为孩子能独立画成这样的:
其实一离开老师就变成这样的:
实际上,孩子是非常容易受周围环境影响的。在画室学习美术和在家里自己作画完全是两个大环境。
影响孩子发挥的因素有很多。
比如不同的气氛、环境。孩子们在画室绘画时会一起互相学习、比较,能激发更多创意。比如绘画素材、工具的差异,相比较家里画室有更丰富的绘画材料与轻松愉悦的艺术氛围。
最关键的还是缺乏老师的引导。
老师的引导不仅仅是去激发孩子的创作灵感,更关系到孩子作画的大构图和配色,但是孩子在家里画画时就会随心所欲的去画了,家长也不会去参与到孩子的创作当中的。
所以孩子在家绘画的时候,肯定是没有办法像在课堂中画的一样好。
但这也反映孩子的基础不够牢固,审美和脑中的绘画素材没有到达到一定程度。当孩子长期在课堂中的累积、练习之后,独立绘画的能力会逐渐上升,这种情况就会有所改变。
如果想让孩子提高独立绘画创作的能力,大墨蒲公英老师给大家两个小建议:
课上锻炼孩子的独立绘画能力
在课堂上老师要减少参与孩子的画面,帮助孩子提高独立创作的能力。
鼓励孩子大胆画,不要害怕画错,如果孩子画错了,老师可以引导孩子在画错的地方上进行其他延伸。
课后要配合课堂练习
在这点上需要家长和孩子的主动配合。一周一次课的时间非常局限,只在课堂中进行绘画训练是不够的,所以课后也需要学员配合练习。
如果孩子没有创作思路,可以多一些绘本。
家长不要觉得绘本是给低幼年龄的孩子去看的,有不同年龄阶段适合的绘本。孩子多去看绘本去观察绘本中的人物形象与搭配技巧,能够大大提升他的素材积累量。
老生常谈:如果你要给你的学生一杯水,自己应该先有一桶水。
老师们在帮助提高学生的独立创作能力的同时,不要忘记时刻去提高自己的专业教学能力。大墨蒲公英在成长的路上陪你一起,愿老师们都能保持学习的心态,做专业的素质美术教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