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非凡十年大理生态

非凡十年大理生态

作者: 罗帮义 | 来源:发表于2022-09-19 06:38 被阅读0次

    2020年全州森林面积达185.50万公顷

    森林覆盖率达65.51%比2012年增长了6.89%森林蓄积量达1.2亿立方米,比2012年增长了0.34亿立方米

    全州湿地面积67112.31公顷,比2012年增加7473.17公顷,湿地保护率,从2012年的48.02%提高到66.12%

    2021年

    全州辖区发电量539.9亿千瓦时

    全部为清洁可再生电力

    清洁可再生能源生产比重

    从“十二五”末的81%上升到99%

    大理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的殷殷嘱托,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洱海保护治理统揽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面加强以洱海保护为重点的生态文明建设,开展了“洱海保护攻坚战”及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等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全州生态文明建设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的变化,谱写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生动实践的大理篇章。

    洱海保护治理取得重大成效

    “十三五”期间,全州累计投入保护治理资金339亿元,完成了流域截污治污、“三库连通”、环湖生态搬迁、洱海生态廊道建设和洱海“两线”“三区”划定等工作,洱海保护治理实现了从“一湖之治”向“流域之治”、全域联动治理的转变。

    2015年,洱海流域27条入湖河流大多是IV、V类水质;2021年,有23条达到Ⅱ类水质。2022年1至4月,洱海全湖透明度均值为2.57米,2020年、2021年连续两年洱海水质评价结果为“优”。洱海总体水质由富营养初期状态转为中营养状态,以海菜花为代表的沉水植被面积恢复到34平方公里。

    洱海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列入国家第二批试点,洱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成功申报。“大理州全面打响以洱海保护治理为重点的水污染防治攻坚战”被国务院第五次大督查作为典型经验通报表扬。“顺丰洱海模式”被列为云南省第一批改革创新典型,成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大理样板”。

    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十三五”期间,大理州12个县市环境空气质量总体保持良好,空气优良率均保持在99.5%以上。2021年,全州12个县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99.8%,州政府所在地大理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位列全省第三位;大理州纳入国家、省级考核的优良水体(达到或优于Ⅲ类)断面比例从2014年的60%提升到了2020年的90%。2019年、2020年,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截至2020年末,全州乡镇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均划定了保护区,群众饮水安全进一步得到保障;全州土壤环境质量持续稳定,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100%。

    打好蓝天保卫战。采取搬迁改造或关闭退出一批城市建成区重污染企业、全部淘汰建成区燃煤锅炉、排查整治“散乱污”、实施企业“煤改气”清洁能源改造、淘汰黄标车等一系列重要整治措施,全州结构型污染有效破解,工业污染有效整治,大气污染有效管控,减污降碳协同推进。

    打好碧水保卫战。“十三五”期间,全州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核心,统筹推进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保护、水资源管理,推动全州水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

    打好净土保卫战。加强土壤污染源头监管,有效管控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加强危险废物、医疗废物收集处理,医疗废物处置实现全州乡镇全覆盖。

    压实责任抓整改。畅通群众环境信访渠道,热情受理群众举报和投诉,及时处置群众举报的问题,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满意感、安全感。其中,洱海水环境综合整治入选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见成效典型案例。

    城乡人居环境得到提升

    “十三五”以来,大理州强化城乡“两污”治理。截至2021年,全州12县市已建成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焚烧厂14座,12县市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乡(镇)镇区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覆盖率为80.61%,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为48.98%,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由2019年的11.34%提升至2021年的37.91%。

    生态文明制度体系逐步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逐步构建。修订完善苍山、洱海保护管理条例,制定相关保护管理实施办法、“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意见,法律法规体系基本建立。

    生态空间格局不断优化。建立健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和用途统筹协调管控制度,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提高国土空间资源利用效率和综合承载能力。不断探索构建大理州国土空间保护、修复、开发、利用总体格局,形成“双核五组团”一体化高质量绿色发展空间格局。

    西南生态安全屏障进一步筑牢。全州已建立各种类型、不同级别自然保护区28个,总面积达18.1万公顷。深入推进“森林大理”建设,森林覆盖率逐年增长,绿色版图不断扩大。2020年,全州森林面积达185.5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65.51%,比2012年增长了6.89%;森林蓄积量达1.2亿立方米,比2012年增长了0.34亿立方米;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稳定在82%以上;全州湿地面积67112.31公顷,比2012年增加7473.17公顷,湿地保护率从2012年的48.02%提高到66.12%。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明显,全州已查明的高等植物3643种、陆生野生动物763种,先后刷新了中国鸟类、鱼类、蜘蛛种类新纪录以及中华桫椤分布海拔上限记录,为维护我省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宝库奠定良好基础。

    绿色转型发展步伐不断加快

    推进种植业绿色有机化,建成省级绿色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州级现代农业产业园4个,创建“苍洱名品”州级区域公共品牌和10个县级区域公共品牌,50个品牌进入省“绿色食品牌”品牌目录。创建绿色产业园区、引进绿色环保项目,同时将传统工业向洱海流域外转移。成功引进一大批绿色硅、水电铝补链延链项目,云南省信创(大理)产业园挂牌成立,法国普德赋、英国帝亚吉欧威士忌生产及体验中心、5个万头奶牛牧场等重大项目启动,嘉士伯智能化高速罐线项目建成投产,产业转型升级迈出新步伐。

    全州能源生产结构完全实现清洁化和绿色化。截至2021年,全州已建成水电装机容量1304.4万千瓦,比2012年增长72.3%;建成风电装机186.27万千瓦,比2012年增长202%;光伏发电装机55.3万千瓦,是2013年的18.4倍,年均增长43.9%。2021年,全州辖区发电量539.9亿千瓦时,全部为清洁可再生电力,清洁可再生能源生产比重从“十二五”末的81%上升到99%,非化石能源消费占一次性能源消费的比重从“十二五”末的37.6%上升到52.6%。2021年,大理州共有10个光伏发电项目列入云南省“保供给促投资”新能源项目实施计划,总装机容量88.5万千瓦,位列全省第一。

    生态文化日益厚植。2022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洱海)论坛成功举办,来自近30个国家的驻华使节、国际组织代表,以及中外知名专家学者、企业高管、相关机构代表、媒体记者、各行业青年领袖等300余名中外嘉宾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出席论坛。依托洱海论坛的举办,通过各大媒体使“洱海案例”和“洱海经验”得到不断推广。生态文明理念成为全州社会各界的共识、共为,绿色、低碳、节能成为社会风尚和全民自觉行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

    站在洱海西岸的生态廊道上,远观苍山白雪皑皑,近赏洱海碧波荡漾,青瓦白墙的农家小院散发出浓浓的乡愁气息……苍洱大地上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徐徐展开,大理成为无数人的乡愁记忆与向往的诗和远方。

    展望未来,“十四五”期间,我州将始终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绿美大理”建设为统领,紧紧围绕“两城一区、三个走在前”目标定位,将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要求全面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和全过程,坚持不懈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着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文章来源,大理日报公众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非凡十年大理生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bnuo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