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书笔记|增长黑客——获取用户

读书笔记|增长黑客——获取用户

作者: 杨小牙 | 来源:发表于2017-11-19 21:25 被阅读18次

在现代商业世界里,当一个才华横溢的创造者是没用的,除非你能同时把你创造的东西推销出去。                                                                                                     ——大卫·奥格威

当我们确保我们的产品达到PMF状态后,我们就可以思考如何让我们的产品获取用户,冷启动是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冷启动

冷启动原本是数据挖掘领域的一个专业名词,运用到产品运营中,指在产品之初尚未形成完善的生态体系并能提供足够多可消费内容的情况下,从零开始导入第一批用户和制造内容的过程。选择高质量的早期用户加入和建立充足的数据沉淀,将可作为引燃产品持续增长的燎原之火,为日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而一旦冷启动解决不好,很可能埋下后续运营的隐患。

那么去哪寻找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呢?在高质量的用户和高质量的内容之间,究竟是应当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呢?这就考验我们寻找种子用户的能力了。之所以称之为种子用户,大抵包括以下三层含义:第一,这批人数量少,获取不易;第二,他们进入产品的阶段较早;第三,种子用户如同种子一样孕育着希望,具有成长为参天大树的可能性。早期种子用户的质量将决定产品初期的氛围、运营走向,影响产品日后的发展策略。早期用户选得不够精准,可能会影响产品发展的速度和路径。他们应当是你精挑细选登上产品这艘诺亚方舟的客人,一路上伴随你迎战风浪,挺过创业初期的阴风晦雨,共赴柳暗花明的崭新未来。例如Facebook早期的用户就是常青藤大学的学生,后逐渐向全世界的大学扩展。社交产品中高质量的女性往往是重要的种子用户。对于女性而言,营造良好的社区氛围,能使他们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因此更加愿意展示自我,不吝与其他人交流。而活跃的女性群体可以激发带动更多的男性用户涌入进来,参与社区另一半的构建。一些交友产品就会深入艺校花钱雇佣美女来使用产品。而知乎则走的是精英路线,采用严格的邀请和审查机制,从根源上奠定了知乎的调性。动漫爱好者的聚集地——哔哩哔哩为了过滤出高质量的早期内容贡献者,采用了一套答题机制来拦截不够资深的动漫爱好者。小米最初的种子用户是从竞品网站精心筛选一批人来体验完善MIUI,并听取反馈意见,之后内测版本将种子的ID写在了开机界面上。但也要警惕混在种子用户里的蝗虫,即那些并非冲着满足自身需求开使用你产品的人,有可能是单纯好奇的观光客、寻找项目的投资人或者做竞品调研的产品经理。他们的危害主要是,首先如果你的产品采用邀请制,他们会占用原本属于目标用户的名额;第二,他们会对社区的生态造成伤害,例如美妆社区一堆大老爷们发求交往;第三,他们喜欢提不专业的意见,甚至一些行为数据等会干扰到产品的决策。因此需要产品经理去深入走访和了解用户,走进用户内心,掌握真实需求。将用户视作活生生的个体,通过面对面的沟通,吸纳意见。

社交红利:蕴藏在开放平台下的流量矿藏

开心农场凭借朋友买卖、偷菜、抢车位等为开心网半年内带来了600万的注册用户。专为Facebook设计游戏的Zynga游戏公司,将重点放在了人际互动和关系传导,一开始就奔着尽可能的从Facebook开放平台上获取用户的目标而去,这使得两家公司犹如共生体,而游戏公司只需很小的前期投入就可以充分享受流量红利。这些游戏的共同点就是:邀请好友加入可以获得游戏中的虚拟货币或者稀缺资源。平台级的社会化网站,不仅为每个鲜活的线下个体建立了赛博空间内对应的映射,同时为人们创造了自我表达、情绪宣泄的出口,完成了自我到本我的去伪存真。人们在社交网络上花费的时间与日俱增,由此带来庞大活跃的用户量、成熟的关系链和丰富的行为数据,为初创公司获取目标用户创造了条件。一些早期产品选择暂时搁置设计独立账号体系的计划,而是选择接入第三方社交网络平台的方式,深挖关系链的潜力,能让用户的每一个行为可以更轻易的分享到社交网络平台,引起回流,从而斩获社交红利。

用数据抓取借鸡下蛋

人工采集和录入标准化的数据是一项耗时费力的工作。聪明的对增长黑客自然能想到办法来一劳永逸,那就是数据抓取。实际上,很多产品在开创之初,都是先从照搬别人开始的。这样做的优势在于保证自己的产品与先发竞品在数据层面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但决定开始抓取前需要深思熟虑,防止侵犯他人权益。

内容营销:打造持续输出的传播引擎

在内容为王的眼球经济时代,争夺用户有限注意力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持续输出内容,依靠内容来渗透和维系,从而获得潜在用户的认可关注。一篇爆红的帖子,虽然创作成本不高,却能启动持续传播的引擎,有些甚至经久不衰。这就是所谓的内容营销,也是获取新增用户屡试不爽的长效手段。用有价值、持续且相关的内容来满足用户需求或者扫除烦恼,不仅保证了内容自身的传播力,也有助于培养受众对品牌的信任度和忠诚度。产品通过为用户持续性的生产高质量的内容,才能在用户心中建立权威。

内容营销的作用主要分为三方面:吸引流量、培养潜在用户、劝诱转化。

1.吸引流量。通过内容营销来散播链接,换取点击回流,并凭借带链接的高质量内容被转载而优化网站在搜索引擎的排名。

2.培养潜在用户。根据消费者行为学的经典认知模型AIDMA。消费者从接触信息到最后购买,会经历attention(引起注意)、interest(引起兴趣)、desire(唤起欲望)、memory(留下记忆)、action(购买行为)五个阶段。而消费者从接触产品,到最终完成转化之间,平均需要经过七次重复提醒。这很好理解,人们对陌生的事物总是保持谨慎观望的态度,而对反复接触到的熟悉事物则更能产生好感和信任。内容营销通过持续输出内容来反复刷存在感,在潜在用户的脑海中植入根深蒂固的印象。

3.劝诱转化

劝诱转化的方式既包括直接在内容中引诱用户去做某事,如访问网站、关注微信公众账号、订阅视频博客,也包括在回流页面进行诱导,如必须登录注册才可以查看到完整原文。

注意事项:1.知道你的目标受众是谁,内容必须精准触及用户。2.打造内容引擎,持续稳定的输出高质量的内容。3.撰写耸动的标题。4.保证文章长度在3000~10000字以内的范围最容易获得人们的主动分享。5.鼓励受众参与互动,从内容的消费者变为内容的制造者和传播者,从而延长内容的半衰期。6.选择合适的发布渠道。

搜索引擎和应用商店的优化营销

搜索引擎优化:包括SEO及SEM,例如提高关键词的密度和权重、增加长尾关键词数量、建立外链、优化页面结构、增加站点地图、站内搜索引擎优化通过定期自动将一段时间内的热门标签提交给搜索引擎,提高搜索引擎的友好度等。

应用商店优化(ASO):通过对关键词的研究、评判维度的猜测、加权策略的利用,让自己的产品在搜索中尽可能获得最大曝光。例如,1.副标题巧堆关键词。App Store对中文标题的分词机制并不完善,用中文输入的专有品牌名会自动被拆分为一个个独立的字,再被搜索引擎索引,,只要是包含关键字,,至于出现的先后顺序、中间是否穿插其他字符并不在意。通过巧借东风,吸引额外的搜索流量。2.引导高满意度的用户未应用评分。通过观测用户数据挑选高满意度的用户,在信息流中问询,不打扰用户的正常使用,当用户点击喜欢再引导用户去应用商店评分,不喜欢则引导用户提供反馈。尤其是在用户需求得到满足、感受到成功喜悦的时候,提醒用户去评分,成功率会相对比较高。3.应用商店会为新上架或刚更新了版本的应用赋予短时间内的高权重,在此期间,越多下载,排名蹿升越快。

饥饿营销

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使自己在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称之为从众心理。许多商家会有意无意的利用人们的这种从众心理,玩饥饿营销,以此来操控排队者的行为。例如为了防止用户过多从而降低已有用户的使用体验,决定使用户排队等待分批进入的mailbox。用户下载运行后无法正式使用,只能看到页面上侠士还有多少人在排队,这个设计心机之处在于,如果前面排队的人多,则表明自己选对了。排队人少,则代表自己已经接近了,无论哪一种,最终都会让用户对自己当初的决策做出了正面的肯定和强化。同时为了防止用户无聊,还在页面放置了讨论按钮,引导用户到Twitter展开讨论,为这款产品增加话题和曝光度,吸引更多好奇者加入排队行列。另一公司则是在排队中增加插队的设计,用户通过自己的专属链接邀请好友一起加入,则可以提升自己在排队名单中的位置。而小公司如果让用户排队会造成用户的流失,可以采用付费免排队的规则,一般愿意付费的都是有迫切需求的用户,可以作为种子用户好好运营。但切记让用户排队会增加用户的期望,如果用户排队后看到的是一个粗制滥造的产品则很容易弄巧成拙,引火烧身。

宣传报道的文案撰写

向一些科技媒体主动投稿,增加产品曝光度。准则:1.熟悉产品;2.头脑风暴,高度凝练,学会取舍;3.谋篇布局:简要概述——话题事件——核心特色——主要功能——团队访谈——未来计划——有奖活动——转化引导。

从线上到线下

地推策略包括派发传单、投放线下广告、设置摊位搞有奖活动;初创公司在考虑地推手段时,应该综合衡量区域特性、群体渗透、易获得性,用更加巧妙的方式降低成本,提高效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笔记|增长黑客——获取用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bouv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