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116 “模仿”是一种不错地成长方法

116 “模仿”是一种不错地成长方法

作者: 云烟 | 来源:发表于2022-04-02 21:50 被阅读0次

读《曾国藩传》时,会发现早年的曾国藩其实并没有什么特长,光一个秀才就考了七八次才考中。而且还是以一般的成绩才中的秀才,但从这点看他其实和我们一样,都是个普通人。但有意思的地方,就在于,在最后是如何考上秀才的。

前几次考试其实都是有他的父亲,亲自指导教学,但成绩都不理想。关键在于他的父亲也是个笨人,到了四十多岁才中秀才,之前可以说是屡败屡战,屡战屡败。那个时候,一般人考了三四次不中,可能就放弃了,但曾国藩的父亲楞是考了大半辈子。

但你要说他傻吧,也不完全对,毕竟最后人家考上了。反观那些失败几次就放弃的,或许他们少的就是这份坚持吧。而这份持之以恒的品质,也顺利地传染给了曾国藩,因此跟着他爹一起考了六次都未中。而这次也就是他爹中秀才的那次。

如果说成功的关键在于坚持,那坚持了6次的曾国藩也该成功了吧,毕竟是考秀才,难度还没那么高。但也正是这次失利,让他认识到,光下笨功夫是不行地,要有一定的方法。

之前的曾国藩学习,基本上都是死记硬背,这也是他爹传给他的方法。毕竟他们老曾家在此之前,也没出过什么才子,因此他爹是靠死记硬背,那爹教儿子也只能这么教。虽然死记硬背不是一个特别好的学习方法,但至少通过死记硬背曾国藩的基本功打的非常牢。

可光有扎实的基本功是不行的,幸运的是第六次考试虽然落榜,但他被主考官指出了错误。每次考试完,公布榜单的时候,官方会把考生的文章放出来供大家参谋。一般会选出几篇好的,供大家学习,同时也会选出几篇差的,警醒大家。

而那次曾国藩的文章,恰好出现在了“差”的一批里,而且被批他的文章是文理欠通的典型,文笔还可以,只是道理没讲通,让大家引以为鉴。“文理欠通”在那时算是最严重的批评了,可想而知不但没中,还被当众批判,曾国藩的心情会是如何。

但他却并未因此丧失信心,反而开始反思自己,试图找出失败的原因。这在他前几次考试中,是从未有过的事。通过这次反思,他找到了原因:自己太笨、行文过于拘谨。

太笨的话,只能靠勤奋弥补,因此就有了那句“勤则百弊皆除”的名言。这也是他给自己取名“涤生”的原因,意指发奋图强,重新做人。

至于如何行文过于拘谨。他这次没有选择死记硬背,而是找了其他人的文章和自己的文章对比,经过对比他发现自己文章中的缺陷。于是在重新确定的努力方向,在大局观和整体气势上下功夫。果然再次进入考场的他,终于中了“秀才”。

这件事让我想起了之前看到的一篇文章,文中说,如果想做自媒体的话,不用去找谁付费报名。找到几个做的不错的账号,“像素级”地去模仿他们,从名称、间接、选题、标题、行为结构全方位地去模仿这几个账号。

因为这些做起来的账号,他们的内容是已经经受过平台和用户的检验的,这时候去模仿、拆解他们的,大概率是可以成功的。这个方法和曾国藩考试用的方法如出一辙。

其实相比于创造,模仿反而能更好、更快地得到反馈,当然模仿并不是让你去抄袭。而是通过模仿,找到一条可行的路,最终摸索出属于自己的生存方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16 “模仿”是一种不错地成长方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bozj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