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十一月七日,立淑妃何氏为皇后。皇后是东川人,生德王、辉王。
52、
威武节度使王潮的弟弟王审知,为观察副使,有过错,王潮还拿棍子打他,王审知毫无怨色。王潮病倒,不用自己的儿子王延兴、王延虹、王延丰、王延休,命王审知任知军府事。十二月六日,王潮薨逝。王审知把兵权让给兄长、泉州刺史王审邽,王审邽知道王审知有功,推辞不受。王审知自称福建留后,上表于朝廷。
53、
十二月二十一日,王建从梓州返回。二十七日,抵达成都。
这年,南诏骠信(国君)舜化有上呈皇帝的书函及督爽(宰相)送交中书的文件木夹,年号中兴。朝廷想要以诏书回复。王建上言:“南诏小夷,不必动用诏书。臣在西南,他必定不敢犯塞。”皇帝听从。
黎州、雅州之间,有浅蛮(接近汉人居住区,汉化程度较高,所以叫浅蛮),君长分别称刘王、郝王、杨王,各有部落,西川每年赐给他们丝绸三千匹,让他们侦查南诏动静,同时,他们也接受南诏贿赂,侦查成都虚实。每有新任节度使到任,三王率酋长到府,节度使以为他们是受自己的威德感化而来,上表于朝廷。而三王暗中与大将们勾结,节度使如果失去大将们的拥护,他们就教唆诸蛮侵犯骚扰。之前的节度使多是文臣,不想生事,所以大将常借此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南诏也凭之屡为边患。等到王建镇西川,断绝以前的赏赐,斩都押牙山行章,做为惩戒。邛崃之南,不再设置岗哨斥候,不在驻守一兵一卒,蛮夷也不敢侵盗。其后派王宗播攻击南诏,三王泄露军事机密,王建召他们到成都晋见,斩首。
54、
右拾遗张道古上疏,称:“国家有五危、二乱。当年汉文帝即位不久,就能明习治理国家之事。如今陛下登极已十年,还不懂得身为君王驾驭群臣之道。太宗内安中原,外开四夷,海内之国,无不入朝称臣。如今先朝疆域,已经丧失殆尽。臣虽微贱,也伤心陛下的朝廷社稷,开始为奸臣所玩弄,最终也将为贼臣所拥有了。”皇上怒,贬张道古为施州司户。仍下诏宣布张道古罪状,宣示谏官。张道古,是青州人。
华杉曰:
张道古的谏章,不敢恭维,只能说是“狂谏求名”。他也求名得名,以此载入史册。唐朝之亡,罪不在昭宗,只是积重难返,无力回天。昭宗虽然不是雄才大略的英主,但一直积极有所作为。他的历史评价并不低,《旧唐书》说他:“攻书好文,尤重儒术,神气雄俊,有会昌之遗风。以先朝威武不振,国命浸微,而尊礼大臣,详延道术,意在恢张旧业,号令天下。即位之始,中外称之。”
欧阳修评价他说:“自古亡国,未必皆愚庸暴虐之君也。其祸乱之来有渐积,及其大势巳去,适丁斯时,故虽有智勇,有不能为者矣,可谓真不幸也,昭宗是已。昭宗为人明隽,初亦有志于兴复,而外患已成,内无贤佐,颇亦慨然思得非常之材,而用匪其人,徒以益乱。自唐之亡也,其遗毒余酷,更五代五十余年,至于天下分裂,大坏极乱而后止。迹其祸乱,其渐积岂一朝一夕哉!”
张道古对昭宗如此辱骂,他也并不能拿出一计一策,把皇帝说得如此不堪,你又做了什么呢?自古有以死求名的文人,他算是一个,不过昭宗并没有杀他。他后来入蜀投奔王建,成了他嘴里的“贼臣”之臣,不久被贬而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