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谚“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意思是说在这个时间段种瓜种豆是最好的,随便种都会发芽,成活。
恰逢清明节放了两天假,先生又在后院捣鼓起来了!除草,翻地,挑拣出里面的小石头,清理掉,两个平平整整的菜畦,展现在眼前。这么贫瘠的土地,适合种点什么呢?我不禁好奇。想起教过的一篇课文——《父亲的菜园》,也是贫瘠的土地,父亲将长出的第一拨蔬菜全部翻在了地里,当做了绿肥。先生也要采用此法吗?
先生似乎看穿了我的心思,拿出一小包黄豆,在我眼前扬了扬,胸有成竹的说:“种豆!而且是这种豆!”我瞧着,除了个头大点,没什么特别。先生说:“这种豆叫‘田埂豆’,顾名思义,播种在田埂上。物质匮乏的年代,地里讨食,农民是不会浪费一分一寸的土地,连田埂都利用上了!种‘田埂豆’的好处就是不用翻地,只需挖一个小坑将种子埋入即可。”眼下之意,这地我都翻过了,种这种豆,已经是厚待它们了!
虽然将信将疑,但也乐观其成。种菜这事,从来与我无关。这个家,我只负责种花!当了一会儿观众,该干嘛干嘛去了!
等我再回来的时候,一副和谐的“父子协作图”展现在我的眼前:先生拿着锄头在前面捣出一个个小坑,宝宝端着一个小碗,将碗里的种子放进坑里,一边放一边念叨“投篮,进了!啊,没进!”我赶紧过去看看,这小捣蛋鬼,不会是东一个西一个吧!
事实证明,我戴了“有色眼镜”!每一个坑里,都是一样一样的,两个种子,不多不少!且每一个种子都入了坑!看到我来,宝宝兴奋的喊:“妈妈,你看!我可以帮爸比干活啦!”
得到我的夸奖,小家伙更开心了!屁颠屁颠的跟在他爸爸后面,一步一趋。其实,对于孩子,更多的应该是引导,因为玩是他们的天性,不让玩,他们就要自己找个事情做,就变成了捣乱;不如引导他们做事,也许还是一个不错的小帮手呢!
我笑言:今年的豆豆是宝宝种的,一定会长得很好!豆豆们,加油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