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现状,好像我们都不爱向熟人家人朋友袒露自己的内心。
有的朋友从前总爱向我絮絮叨叨谈自己的孩子,不管多忙,我都会尽我所能,一大段一大段回复。
可是现在孩子上大学之后,我有大把空闲时间,那边却沉寂了,我也三缄其口,不会主动打招呼,彼此静静的“躺”在对方通讯录列表里,我们变得客气又生疏,好像随时可以打扰的人,除了写文的两个姐姐,几乎没有。
有时候,我无聊至极,想寻找一下存在感,随手发几张东北美丽雪景照片,或者发几句生活感慨,不过点赞的人寥寥无几。
现实朋友给点赞的,除了平素不太接触的两位小学同学,就是理发店的小娟妹妹,其余的,都是写文遇到的萍水相逢的姐妹,久而久之,在头条写写文,发发照片,不想在微信朋友圈发声,发图片,细细品味,好像我越来越沉默,在那片看似亲情浓郁的微信土壤上,又有多少人间真情存在呢?!
很多时候,过多坦白近乎于傻 。聪明人是不会真的快乐,什么都看通透,孩子爸总是让我主动联络家人朋友,好像害怕别人怪罪自己,孩子考了还可以的大学,我们变傲娇了?
他害怕外人以为他不通人情世故,定义自己是一个无情冷淡薄情寡义的人。
我觉得没多大意思,别人想说话,自然主动会联系,有时候,多礼也是一种打扰,所以,我不想过于主动,你冷,我也不会热。
懂得人性,与人保持一定距离,彼此尊重 ,天下没有永远的朋友,当面热闹热情亲近,背后 别人怎么想你,我也能猜到,没有绝对的好人,对于有困难的人,能帮则帮。
我爸妈就是一对乐善好施的夫妇,一辈子都在持续不断的帮助他们眼里认为值得帮助的人。
比如失去父母的孩子,生了疾病的乡邻 ,被媳妇虐待的老人(我小时候家里经常有流着鼻涕的老人在我们家颤巍巍喝粥吃鱼干)。
他们两个人一辈子都在村里积德行善,平时我们娘仨吃饭很节俭,也是和大多数村民一样,成日天就是咸菜,萝卜干,炖豆腐渣,煮豌豆,扁豆等。
可是遇到我爸出差回来,我们姐妹仨可以啃到那时候别人不多见的山东烟台苹果,大鱼大肉鸡鸭鹅熏烧摆满一桌子,左邻右舍都受到我爸妈热情的邀请,我妈这时候是毫不怜惜化费不少碎银铜子的~
介绍一下我家八十年代经济情况,我爸常年出差,手头上比周遭乡邻阔绰很多,我上学每天手上零花钱都一元多,那时候,一个棒棒糖是两分钱,所以我常为一块钱用不完而发愁。
我上次联系一个娘家的兄弟买老家螃蟹寄给北方的朋友,这兄弟现在也因为承包几百亩蟹田养殖螃蟹发了财。
这是个苦命的孩子,印象里他老妈为人正直善良,性情刚烈,精明能干,在我们村里算得上脂粉队里的“巾帼英雄”。
80年代她作为普通农村妇女就挑着自制的粉丝担子走街串巷叫卖,这样的“女强人”遇到一个极啰嗦极喜欢抱怨的老公,两人三天两头斗嘴吵架,后来这女人受不了丈夫窝囊气,一气之下,喝剧毒农药自杀了。
那时这孩子不过是十一二岁,他上有两个秀丽的姐姐,我妈这人天生古道热肠,常常对人怀有悲悯怜爱之心,对这个失去母亲的孩子也是打心底心疼,平时不少照顾呢。
谈生意之余,他回忆了我妈对他种种的好,说他妈死的那一年,他在我家吃饭大半年,说我妈这人心眼好,他永远记得她的恩情,并且真诚说:姐,这螃蟹就是兄弟送给你吃的,不要钱。
无功不受禄,我和他虽然是一个村庄上的,但是不沾亲带故,人家快递费都五六十,无论如何,我不能贪这个便宜。
我粗略算了一下,给他转账800元,他不肯收,最后被我逼得没法,只愿意收二百元。
他亲自派人去蟹田里捉得螃蟹活蹦乱跳 ,他这人知恩图报,我妈上次眼睛视网膜脱离动手术,他亲自登门送去一千元, 挺让人感动的。
通过乡间这些真实故事,我觉得爱是会流动的,善良是一种优秀品质。
我们在自己能力允许的情况下,多帮助身陷绝境的人们,至少给别人黑暗的世界带去一点光亮,不是么?
啰啰嗦嗦,写了一大堆,今天没白活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