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寒门难出贵子----阻于善良

寒门难出贵子----阻于善良

作者: 阿娃 | 来源:发表于2023-01-06 09:15 被阅读0次

    阿娃

    寒门子弟多善良。这与他们的生活背景不无关系,从小生活艰难,对于给过帮助的人心存感恩,所以踏入社会后总能心存善良,厚待他人。

    那个年代,对于教育,无论社会百姓,还是业内人士,常把“严师出高徒”作为评教、从教指导方针。这句话确实没大毛病,但是对于“严师”中“严”字的理解却出奇地偏颇,以至于多数人眼中的“严”就是对学生随意“打骂”和“体罚”。现在的教师听起来恐怕难以置信,可是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情况就是这个样子。

    对于“打骂”和“体罚”学生,我是即张不开嘴,又下不了手。可能也不完全是“善良”的原因,因为按照我的情感标准,学生们犯下的最大“错”,做出的最大“恶”,也没有达到让我张嘴骂、伸手打的程度。

    这种从不打骂、体罚学生的教师在当时算是“另类”。

    “另类”不一定是坏的,但一定是不受群体喜欢的。比如,上世纪有段时间,人家都积极地参与打砸抢,而你躲得远远的,你就是“另类”,轻则大家远离你、讨厌你,重则直接给你扣上一顶让你背负终身的大帽子。

    我当然是赞同对学生严格要求的,不过我不认为非要打骂、体罚才算是严格要求。在我的教育生涯中,我有我自己对好教师的价值标准,两条:一是学生喜欢这个学科,而且成绩高高的;二是学生喜欢教师,而且折服于其人格魅力。然而现实中领导在评价教师工作的事情总是掺杂一些其他因素,以至于我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被领导“定义”为:学教得不错,就是对学生不太严格。

    如果说“不打不骂就是对学生要求不严”的话,那么领导给我的这个“定义”还是准确的。我被动接受。

    后来,在我工作的第十五个年头,也就是1998年冬天的一个周六,我终于对学生“出手”了,让我一举甩掉了背负了十几年“对学生要求不严”的帽子。事情不妨简单回忆一下--

    那是一个将要大休的周末(学生一般每月回家一次),当时每次回家学校都要向学生收取一些乱七八糟的费用,而每次都有因交不起钱的贫困家庭学生因此辍学,所以在向学生布置的时候,我的心情是很复杂的,也很郁闷、难受。那天,我刚把要收取的费用公布出来,坐在座位上的一名男生,姜某刚,就在下面小声咕哝:“钱!钱!天天收钱!”

    我正是因为收钱的事弄得心情很糟糕,而他似是怪罪于我,让我一时“悲愤交集”,走下讲台,把他从座位上一把抓起,挥手就是一个拳头。

    顿时,教室一片寂静。我俩也同时愣住了。我在想,我这是怎的了?他在想,老师这是怎的了?同学在想,他俩今天是怎的了?

    信不信由你,这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对于我来说是一件“大好事”!它让我信心大增,勇气大增!事后,我就像“中了举”的范进,碰到领导就喊“我打学生了”,碰到同事也说“我打学生了”,意思是告诉大家以后不要再说我对学生要求不严了。那来自内心、压抑好久的自豪感淋漓尽致地释放了出来。

    当然,这件事也有一点小小遗憾。多年后,那届学生来看我,其中就有被我打过的姜同学。面对他,我有点惭愧,有点尴尬,但是他好像一点也不记得,不知是为了给我面子还是真的忘了。但愿他真的忘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寒门难出贵子----阻于善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brsc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