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共:2516 字 2 图
预计阅读时间: 7 分钟
1
11月30日晚写作营开营仪式上,为给这第三期345位成员打气,秋叶PPT联合创始人,秋叶系列丛书策划:佳少担任开营嘉宾,做了一个简短的分享。
分享的主题是:《写作是一件容易的事》,佳少说,我们每个人都有两项特长:
第一个是摄影,打开 iPhone、华为、小米手机,你就能拍照,加个滤镜美美哒。
第二个是写作,自小学三年级以上,识千儿八百字,都能写作。
而他接下来的问话,让我非常想谈谈「知识错觉」这个话题。
他说:“我想问一下,大家是否觉得这两项所谓的特长,只是错觉?”
语出惊四座,群里本就人声鼎沸,一下子又成功掀起了一波辩论潮。
不过,先别急着回答这个问题。
让我们都带上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接着往下探讨。
2
史蒂文·斯洛曼和菲利普·费恩巴赫,是美国很有名的认知科学家,共同著有《知识的错觉》一书。
罗辑思维的老罗也专门就这本书,分享过他的收获,他说:
“这本书点醒了我一件事儿:我们以为自己掌握了很多知识,至少对自己熟悉的世界了如指掌,但其实,我们知道的非常非常少,比我们自己以为的要少得多。”
书中列举了很多例子说明这一点,我们先随便拿一个书中提到的认知学家的实验,一起感受一下。
如果你是这个实验的受试者,会被问到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你对拉链的了解有多少?1-7分你给自己打几分?”
在你回答完第一个问题后,会被紧接着问第二个问题:“请你描述一下拉链的工作原理,越详细越好”。
然后,第三个问题:“你现在给自己打几分?”
测试结果发现,不管是美国常春藤名校的学生、普通学校的学生还是普通的美国民众,也不管学历高低、年龄大小,结果都非常一致:
第二次的打分要低很多,大家都不得不承认对拉链的真正了解远没有想象中那么多。
值得关注的是,人们在技术上,科学上,甚至政治上都存在错觉。
举几个身边的例子:对于特朗普,你肯定能说出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你可能喜欢,也可能不喜欢。不过,他政治决策的细节你又能说清楚几条呢?
再比如,对于全球变暖、转基因食品这种世界性的话题,你或许有自己的想法主张,但想要再深入一步讲清具体的原理,恐怕很多人是做不到的。
3
人们经常处于一种「错觉」里,觉得自己拥有知识。
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错觉」呢?我认为,根本原因是思维模式的不同,决定的认知纬度的差异。
就大脑结构来讲,我们更擅长的思考,而不是记忆。
我们平时会接触大量的知识和信息,但大脑无法将这些信息全部储存起来,而是处理成关键残存到大脑中。
它们就像一个个知识碎片,这些碎片散发出一种假象,让我们误以为我们知道,但检索来源时,又往往找不到。
而大多数真正的知识存在于我们的外界,比如别人的大脑里,书本上或是互联网上。
因为,我们本身就处在一个知识共享的共同体中。
正是这种情况,让我们产生错觉,自以为知道很多。而直觉往往加剧了这种错觉。
研究发现,倾向于抑制自己的直觉反应,在回答前深思熟虑的人,比那些直觉型的人,更少表现出「知识错觉」。
4
让我们回到文章伊始,显然,在佳少抛出那个问题时,就出现了两大阵营。
一队表示,为什么是错觉,当然不是!
另一队表示,仔细一想,妥妥的错觉。
这些答案本身并无对错,也无好坏,只是思维模式不同,视角不同。
不管是直觉回应,还是深思熟虑后的答复,根本在于,我们要学会让自己产生内在觉知,因为觉知本身就代表着跃迁的开始。
那么,我们本身就处在一个信息膨胀的时代,每天都能接触到大量的知识。怎样才能充分吸收、利用这些知识,不让自己持续停留在「知识错觉」的层面呢?
在这,送给大家三个关键:第一内化,第二输出,第三螺旋式精进。
内化:就是对看见的内容进行深层加工,透过表层,解读内涵,形成自己的见解。真正将知识变成自己的。
输出:输出倒逼输入,带着输出的视角去摄取知识内核,然后转化成自己的语言、文字传递出去,正所谓教是最好的学也是这个道理。
螺旋式精进:螺旋式精进是一个不断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螺旋是一个动态,永无止境。就像知识和时代的发展,推动我们不断提高层级,如果你停滞不前,那么,也意味着无限倒退。
5
最后送给大家一个故事,来自于玛丽莲·阿特金森博士的《高级隐喻》一书。
山里的郊狼
我在亚利桑那州住的时候,抓住了几次外出的机会。早春的一天之后,我到了一个荒无人烟的巨大山谷,干燥的地上有不少动物的脚印。
太阳开始下山的时候,我被困在了这里,这个布满动物脚印的山谷有种明显的怪异感,让我很不安。
我只有一个睡袋,既没帐篷、武器,也没有火柴,我不得不坐下来思索着这种情况怎么办。
突然,我看到附近的山坡上蹲坐着一只郊狼,它饶有兴致的观察着我,然后头也不回的跑过山头,不见了。
这只郊狼和这些动物的脚印,再次引起了我的警觉:好多不同的动物来过这儿!怎么办?
一个主意闪过,我20年前曾读过一本书《狼踪》,这本书里曾谈到过狼类动物对领地的划分。
书中描述了加拿大北部的狼,作者只要“尿出边界”,狼群总是会尊重他的宿营地。
我至少花了一个小时,喝够了足够的水,来干这个活,划定我的边界,点与点之间离的很近,我在每个点,散了足够的尿量,然后就躺下睡了。
整个晚上,我听到灌木枝折断的声音,还有四处的沙沙声,一群狼在山谷这头嚎起,其他狼就跟着开始嚎叫,
我一次又一次听到动物过来,绕着我的营地跑,却没有一只越过我精心标记的界限。
我僵硬的躺在那,只有鼻子露在睡在外面。
终于黎明降临,声音停止了,我睡得并不好。
但我带着感激和警觉起身,我现在是安全的。我可以拍拍尘土离开,迎接新的一天了。
看完这个故事,你又有什么觉察呢?
关注内在,不管是「知识错觉」,还是知识碎片都将是我们的资源。
我们从来不是从0到1,在我们生命出现的时候,已经是1的状态,我们要做的就是让这个1无限复利,让自己内化,输出,螺旋式精进。
正如佳少最后说:
“这不是错觉,写作能力可以通过训练提升,不分早晚。 即使别人说,高考后你的作文水平早就跳水啦,我们内心依然坚信写作是自己为数不多能 hold 住的事情。”
记住,其他亦然。
「知识错觉」也不是错觉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