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黄帝内经》295灵枢11经别

《黄帝内经》295灵枢11经别

作者: 莣致均湘醴陵生态村 | 来源:发表于2023-11-02 06:51 被阅读0次

灵枢.经别11/81-1/1

黄帝问于岐伯日:余闻人之合于天地道也,内有五脏,以应五音、五色、五时、五味、五位也;外有六腑,以应六律。六律建阴阳诸经而合之十二月、十二辰、十二节、十二经水、十二时、十二经脉者, 此五脏六腑之所以应天道(也)。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始,工之所止也。粗之所易,上之所难也。 请问其离合、出入奈何?
岐伯稽首再拜日:明乎哉问也!此粗之所过,上之所息也,请卒言之。
足太阳之正,别入于胭中,其一道下尻五寸,别入于肛,属于膀胱,散之肾,循窖,当心入散;直者,从膂上出于项,复属于太阳,此为一经也。
足少阴之正,至胭中,别走太阳而合,上至肾,当十四椎,出属带脉;直者,系舌本,复出于项,合于太阳,此为一合。成以诸阴之别,皆为正也。
足少阳之正,绕髀,入毛际,合于厥阴,别者入季胁之间,循胸里,属胆,散之上(别本上字后移至贯字前)肝,贯心,以上挟咽,出颐颌中,散于面,系目系,合少阳于外眦也。足厥阴之正,别跗上,上至毛际,合于少阳,与别惧行,此为一合也。
足阳明之正,上至髀,入于腹里,属胃,散之脾,上通于心,上循咽出于口,上頦頗(有本误作额颅),还系目系,合于阳明也。足太阴之正,上至髀,合于阳明,与别惧行,上结于咽,贯舌中,此为三合也。
手太阳之正,指地,别于肩解,入腋,走心,系小肠也。手少阴之正,别入于渊胶两筋之间,属于心,上走喉咙, 出于面,合目内眦,此为四合也。
手少阳之正,指天,别于巅,入缺盆,下走三焦,散于胸中也。手心主之正,别下渊腋三寸,入胸中,别属三焦,出循喉咙,出耳后,合少阳完骨之下,此为五合也。
手阳明之正,从手循膺乳,别于肩偶,入柱骨下,走大肠,属于肺,上循喉咙, 出缺盆,合于阳明也。手太阴之正,别入渊腋少阴之前,入走肺,散之大肠,上出缺盆,循喉咙,复合阳明,此(为)六台也。

相关文章

  • 2020-06-02

    《黄帝内经》研习笔记--017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相传源于黄帝,世代口耳相传,后经医家联合增补...

  • 悬颅穴:降浊除湿

    悬颅为经穴名(Xuánlú)。出《黄帝内经灵枢·寒热》。属足少阳胆经。悬颅是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的...

  • 素问之【精】

    写在开头:本文提到的《黄帝内经》,仅指素问,不包括灵枢经。 我们知道,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奠基理论,后世几乎所有的中...

  • 益心气、宁神志、解抑郁——间使穴

    间使 别名鬼路。 出自《黄帝内经·灵枢·本输》,属手厥阴心包经。 间,间接也。使,指使、派遣也。 该穴名意指心包经...

  • 读书笔记《黄帝内经素问》1

    前言摘要 《素问》与《灵枢经》合称《黄帝内经》。我国医学史上丰富多彩的各医学流派的理论观点,也大多渊源于《黄帝内经...

  • 中封穴:息风化气、清泄肝胆

    中封为经穴名(Zhōngfēng)。出《黄帝内经灵枢·本输》。别名悬泉。属足厥阴肝经。中封是足厥阴肝经五输穴的经穴...

  • 手上一奇穴,让你肝血充足眼睛亮,颈、肩、腰病一起收!

    后溪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灵枢·本输》篇,为手太阳小肠经的输穴,又为八脉交会之一,通于督脉小肠经。 “后”,与“前”...

  • 保养清洁空调

    2021年8月11日, 坚持早起学习第2878天。 读经人员:妈妈,小宝。 妈妈读经典内容:《黄帝内经》灵枢,《易...

  • 共读《黄帝内经》灵枢卷十:经别篇

    黄帝问于歧伯曰:余闻人之合于天道也,内有五脏,以应五音、五色、五时、五味、五位也;外有六腑,以应六律。六律建...

  • 体寒是癌症的温床!这些症状你有吗?

    体寒:癌症的温床 《黄帝内经·灵枢篇》记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黄帝内经》295灵枢11经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bst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