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摘要
《素问》与《灵枢经》合称《黄帝内经》。我国医学史上丰富多彩的各医学流派的理论观点,也大多渊源于《黄帝内经的基本思想》,直到今天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黄帝内经》对后世医学的影响,《八十一难经》、《伤寒杂病论》、《针灸甲乙经》、《脉经》、《备急千金要方》等。
《黄帝内经》对国外医学有很大影响,特别是对日本和朝鲜的影响较深。
《黄帝内经》的另一贡献,是保存了我国古代许多医学著作被医家传授和应用。
《黄帝内经》中同时还记述了大量古代天文、气象、物候等学科的知识。
《素问》是《黄帝内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内容十分丰富。现存《素问》计分二十四卷,共有八十一篇专论。第一卷与第二卷,重点论述摄生与阴阳五行学说;第三卷,重点论述藏象;第四卷,重点论述治法;第五卷与第六卷,重点论述诊法;第七卷,重点论述病机;第八卷,重点论述针道与病机;第九卷至第十三卷,重点论述疾病;第十四卷至第十八卷,重点论述腧穴和针道;第十九卷至第二十二卷,重点论述运气;第二十三卷与第二十四卷,重点论述病机、治则与医德。但由于《素问》是汇编性质的医学著作,它的内容并不是严格地依据卷篇的界限划分。而常常是交织地存在于不同篇章中。《素问》一书详尽地论述了有关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医学领域中的各方面内容,突出了阴阳五行的哲学思想,强调了人与自然密切相关和人体内部高度统一的整体观念。它不但是中医基本理论得渊薮,也是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于《素问》的作者,以“黄帝”为假托,与传说中的历史人物黄帝,并无牵涉。故此,编著者已难确考。《素问》由于年代久远,多有丢失,故成书年代争议颇多。
《素问》的成书年代,争议很多,有认为周秦时期,也有认为战国时期,还有认为是西汉时期。
《素问》第二部分是运气七篇,这部分是唐代王冰补入。
《素问》第三部分,作者不详。
《素问》命名意义,也有争议。有说“素者,本也。问者,黄帝问岐伯也。方陈性情之源,五行之本,故曰《素问》。也有说按《乾凿度》云:“夫有形者生于无形,故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气形质具,而疴瘵由是萌生。故黄帝问此太素质之始也。
《素问》注释,首推梁人全元起,宋代尚存,后亡失。唐人王冰,对《素问》进行整理,还全面做了注释。明代马莳著《素问注证发微》,也有解释。张介宾谓《素问》与《灵枢》两书,相为表里,将其“合两为一“。
本次我选择的书为山东中医学院与河北医学院合作,于1980年出版。本次读的书为2016年10月再次校正后的版本。
读书笔记《黄帝内经素问》1简溪笔记:
前言主要讲了《素问》的历史,以及它的影响。《素问》主要内容和组成部分。《素问》书名来历,和成书时期。《素问》的命名意义,以及素问自古以来的版本,注释的版本,以及本书选取的参考版本。
前言的信息量很大,抛砖引玉部分,引用了诸多的古代版本,比较详细说明了《素问》的来历,对于初学者,这部分学习也是很有必要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