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句摘录:
1.本着问题解决的原则,不抱怨,想尽一切办法解决问题。
2.好的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借助有限的知识把握规律,通过恰当的教学手段以及训练手法,使得学生在老师的引导、讲解、训练的基础上,不断提升认知水平、形成方法体系、积累知识工具,从而能解决无限问题。
3.教师所做的一定是通过有限的讲解,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使学生能够借助已有方法体系以及知识工具解决新问题。
4.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内容进行审视,从要讲解的问题出发设计自己的教学。
5.学生的认知水平是被激发出来的。是被引导出来的,是被训练出来的。
6.要从基本知识以及特征类问题出发,通过对他的分析、判断、解决,将这样的思维方式传达给学生,让学生学会如何进行知识以及问题的分析、判断、解决。
7教师要有限度的解决问题,通过将一个问题的分析,判断以及解决过程作为范本,让学生看得见,抓得住,把的牢,跑得快。
8.一个学生清楚这是怎样的一个知识或问题,清楚这个知识或问题应该怎样解决后,还需要带领他按照应当的章法往下走一遍。
9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不仅要让大脑知道,还要让身体知道。只有这样才知道。
10我做给你看,你做给我看;我再做给你看,你再做给我看;你再做。
11、教学的核心在于提升学生对知识的认知水平。学生学习核心在于对知识的认知水平。
12.教学是分境界的:把题目讲清楚是教学第一境界,把问题讲清楚是教学第二境界,眼睛里面有“人”是教学第三境界,“自说自话”是教学的第四境界(?不明白)。
我的启发:
教育的重心在于如何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内在对学习的驱动力。所以不断的启迪学生的心智,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行动力和自我反思能力是关键。
教师关于习题讲评,要高屋建瓴,自读一遍,然后归纳提炼出问题作为引导,然后能够通过一道题的讲解,引导学生获得题目特征,解决策略和工具,进而会一类题目的解决。引导学生进行元思维训练。教师一定要边讲边练,同时学生要互相合作互相评价,产生更多的老师小助手或者小老师。
所以上课前教师还是需要精心设计自己的教学策略和流程。并断反思提升。
所产生行动:
整体把握问题,提炼之后再上讲台。一定要讲练结合,让学生不仅仅过脑还有有身体感,让学生互评互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