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来访谈节目很多,呼声和口碑都相当不错,比如《晓说》和《十三邀》。
《晓说》上说星辰满月,下谈凡夫走卒,由高晓松操盘道古论今。《晓说》的高调也皆源于高晓松的个人魅力。
而许知远的《十三邀》和《晓说》定位就不同:“我会带着我的偏见出发,等待这些偏见被打破,或被再次印证。”
《十三邀》带着“偏见”给人以不同的认知,被马东一语道破:“他(许知远)是一个生活在任何时代都不会舒服的人。他很坚持,也很迂腐。”
同样是文化名人的陈晓楠,却带来了不同于传统名人对话互掐,关注普通人生活的访谈节目——
《和陌生人说话》
这是一档很朴素的节目。没有华丽的录制厅,没有流量明星,也没有高大上的布景。灰色的背景下,只有两张椅子两个人。
一个讲述者,一个采访者,面对面坐着聊天。
讲述者,都是来自社会底层形形色色的“陌生人”。
节目模式简单,但核心并不简单。它讲述的,是普通人的故事,是真实发生在我们周围的悲欢离合;
那些看似普通的故事背后,却是人性必需的元素:成败荣辱、生老病死、爱恨情仇……
也正是因为这样,每一个看过这档节目的观众都是赞不绝口,真正明白了节目的宗旨——从“离奇”到“理解”。
过气网红“大力哥”——持刀抢劫反被被抢者擒住入狱,转身成为网络直播,经历过一夜暴富,感受过被人当狗:人生海海,这个社会太现实,也太虚伪。
“杀马特教父”罗福兴——曾经的潮流风向,如今的贬义嘲讽,作为社会边缘的留守儿童,“出格”是他们唯一博取关爱的筹码。
还有给死囚犯写遗书的欢镜听、给盲人放电影的王伟力……
他们都是曾经被打上某种固有标签而成为讨论的焦点,通过访谈撕下层层包裹暴露出一颗柔软的心灵;他们的出现让我们看到了这个世界有多么的光怪陆离,就有多么的难能可贵。
在2017年播出后,口碑爆棚,直到今天,豆瓣上仍然保持着9.2的高分。
于是在2018年又推出了第二季,然而在播出了4集后,因为无限期的“技术性问题”下架,就连这四集,也无法再看到每集30分钟时长的全部内容。
所幸的是,在3月份重新上线。
刚一上线,就开始了一场“声音风暴”,一场无声的热闹让人潸然泪下。
在《放牛班的春天》中,一位怀才不遇的音乐老师来到一所辅育院,用合唱团的方式拯救了一群被放弃的孩子。当纯净的童音在校园响起,一切阴霾仿佛都被驱散了,老师和孩子的命运都被改写。
而在《和陌生人说话》中,一个来自大山深处的听障孩子的无声合唱团,几乎复刻了这个美好的故事。
青年画家李博是个成功的画家,曾经创下第一次画展,半小时内就卖出46张画的记录;但是他并不快乐,他觉得“商业的东西一直推着我往前走,人是会被掏空的”。
摇滚乐团贝斯手张咏在北京打拼多年,尝试过很多种音乐,却始终找不到自己想要的,他从迷茫渐渐变成了愤怒:“这什么啊?我想打破这些东西,想寻找自由。”
六年前的一天,两人在喧闹的北京街头听到了一声来自聋哑人的呐喊,被这种原始的声音所震撼,决定前往特殊儿童学校采集声音样本,从此开启了与广西大山听障孩子们的一段不解之缘。
最早做声音采集的时候,孩子们很抗拒,虽然嗓子没问题,但是骨子里的那种卑微,让他们觉得自己不优秀,不愿意去揭露血淋淋的伤疤。
可就在李博与张咏决定离开的时候,被一名4岁的小女孩拉住了,发出了“啊”的声音。
他们当下就决定做下去,因为他们不想和那些 “假慈善”,照完照片就走的人一样。李博和张咏最后为孩子们成立了一个合唱团。
可想要这个无声合唱团唱出完整的乐曲,让听障孩子发出一个准确的音,并不简单。
他们先从舌头位置,嘴型和呼吸来调整学员的发音;动用身体各个感官,比如声波的震动,声带的震动,头腔的共鸣去感受一个音应该怎样去发;互相用手感受对方喉咙处的震动,用身体的共鸣来确定准确的发音。
就这样,经过训练,孩子们终于完成了属于自己的发声。
很多看过孩子们表演的专业音乐家都为之动容、震撼,被这种天然去雕饰的声音所倾倒。
优秀的布鲁斯口琴音乐家武麟,在接触到这些孩子之前,因找不到自己的音乐发展方向,都要放弃音乐道路了。然而在参加完无声乐团的演出后,武麟毅然决定前往东南亚,开始做灵修音乐,寻找到做音乐的过程中最原始的冲动。
还有一位抑郁症患者,因为与孩子们的相处,奇迹病愈停药,回归到了正常的生活工作中。
声音可以共鸣,情感也可以传递,或许这就是做这件事情的意义。
于孩子们如是,对于聆听孩子们的老师们亦如是。
其实,访谈节目的灵魂,在于话题的选择——“真实自有万钧之力”。
在下架前的第一期”发财梦“中,我们看到了币圈的幻海浮沉,他们都曾一夜暴富,也都曾在眨眼间血本无归。有人东山再起,有人却只得逃亡海外。
人性的欲望和贪婪多么可怕。
第二期”猎艳者“,让我们了解了不良PUA(Pick-up Artist),在爱情套路下,感情像是游戏又像是演戏。
最终,主角在套路中把自己的真心迷失,不再信任他人。
还有雇佣兵的故事,老年人的情爱江湖……
每个话题都“猎奇”、让人大开眼界,却又给人胸口闷闷的一拳,憋屈地说不出话来。
《和陌生人说话》的话题之所以有如此张力,源于这个节目的引领者、被评为“真实电视女杰”的陈晓楠。
提到陈晓楠的名字,少不了提及《冷暖人生》这档讲述社会底层人物故事的周播纪实类节目。作为主持人的陈晓楠,走访、解读的人物超过600人。
她主持采访的“华山挑夫”荣获第43届芝加哥国际电影节“艺术与人文贡献银雨果奖”,《四川地震——陈坚的最后79小时》再度扬威芝加哥国际电影节,荣获电视纪录片类“人文专题项目银奖”。
2014年,陈晓楠获得凤凰卫视年度最佳主持人大奖。
拥有丰富的现场主持经验,以轻松亲切的风格见长,自2017年加盟腾讯后,便成为腾讯的“首席主持人”,参与出品了《一本好书》《见字如面》《和陌生人说话》等一众好口碑综艺。
用陈晓楠自己的话来说,如果《一本好书》《见字如面》中的自己,在主持时更注重讨论……
那么《和陌生人说话》中她,更多时候是倾听者。
尽管呈现给观众的只是短短的半个小时的采访,但实际上《和陌生人说话》的采访相当费时费力,陈晓楠一般会花三四个小时和一个人聊深,聊透,聊到心里面。
采访里的每一个人都是在说自己,当你从某一个陌生人的某种讲述当中,突然发现某一个点自己也拥有的时候,“那时我们会心头一热,倍感慰籍,我们和其不同,又何其相似。”
在这个人人互联的时代,联系人与人之间的载体越来越多,也越来越便捷。但在陈晓楠心中,她总觉得内心与内心之间的连接,“恐怕还需要一些最朴素,最原生态,甚至很笨的瞬间”进行交流。
她喜欢这种交流方式。
陈晓楠在接受《南方人物周刊》采访时说:
我不怕人物小,只要够丰富,只要够真实。我很喜欢一句话,‘大人物当小人物做,小人物当大人物做。’虽然小人物选题在传播时会很吃亏,但我早就跟自己的野心和解了,我想要的就是这么小小的一个地方,踏踏实实地做出人生常态的丰富滋味。
在这世上,有的是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但正是由这一个个尘埃般的小人物组成了这个美轮美奂的世界,在偌大的世界里绽放着光彩。
看看如我们一般的其他人的生活,才发现自己也被需要着,被理解着,还有那么多的温暖可以拥有。
谢谢你,让我们知道,自己很重要。
本文作者 | 蓝曼卿 @文化咖孵化工场成员
本文由文化咖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