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昨天写了一半的文章,因为断了思绪,本打算今天接着昨天的部分开题,可谁知昨天的开头是,“阳春三月,阳光正好,一切正好……”。
事情总是这么不凑巧,只好继续留下了一半的文章,开了新的一篇。
仔细数来放在文件夹里面一半的文章有几十篇了,开了一个题然后思绪断了,只好草草了事。只盼着有一天能让他们面世,就算片段也好,好过它们就这样躺在了那个叫作“一半”的坟墓里面。
2.
窝在寝室里面刷了两天的电影,过够了独处的瘾。
刚回家的那几天,看见老友和亲人,分外开心,每天都感觉有事情可做,有位置可窝,有人可想。
只是,我缺少了一点儿属于我自己的,一个人的时间,哪怕一天,或者半天的,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看一部电影,然后窝在沙发上,手写一些文字,最好能来一段音乐,这样最好。
不可否认的是我还是很享受家人在一起的时光的,总不想它结束,留一个人到异乡。
只是我需要一个时间,和自己交流,只有我自己。
3.
在不更文的这段时间里面,我奇迹的发现了一些事情,原来人真的会懒得连敲一下键盘的力气都没有。
我突然之间没了价值观,没了审美,没了朋友。
没了喜好,没了厌恶,没了思想。
没有思想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它让我停止了思考,像个木偶,手被别人提着,支配着生活。
突然想到了一个词,“thewalking dead”(行尸走肉)。
然后我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住的房子倒塌了,没有“轰轰隆隆”,没有“歇斯底里”,就像少了支撑的三角形,一边直接砸了过来。好在房子够老,我没死,就醒了。
醒了之后也并不觉得是噩梦,因为里面家人都没事,只有我一个人被砸了。然后庆幸了一件事情,我还活着。
三毛在《梦里花落知多少》里面提到自己如何度过了没有荷西的日子,夜晚还没来临就盼着它早日亮起来的心情。如果你看过她的书,你就会明白她在荷西去世后是多么的悲哀和残存。前后文字的对比明显的就像黑白棋,我在书的缝隙里悄悄写了一句,“写这些话的时候你是如何的悲哀啊!”
我其实不后悔什么都不做的那些日子,甚至有些怀念。因为生活就是生活,它平淡,乏味,却又组成了你的每一个部分。
过去了就过去了,接受。
4.
跑步的时候看见了操场上一群放风筝的小孩,才意识到,是到了放风筝的季节,不免停下来看了一会儿。
想起了我小时候自己没有风筝,只好偷了老哥放那不用的,跑到小寨(我们那一个小山丘的名字)上,叫了几个小伙伴显摆了起来。最后由于风过大,自己过小,力气不够却又硬拽,风筝跑了……当然凭我的力气把它的线扯断是没什么可能的,所以它是连着手柄一起跑的。它跑着我在后面追,它跑着我在后面追……(题外话‘这样写我能写好几万字的说,偷笑’)。
到最后也没追回来,不知道被哪个同样没有风筝孩子捡了去。因为自己也跑的太远,忘了回家的路。一顿好训之后,到现在为止,再也没有碰过风筝。
操场上其中一个孩子拿着画着燕子的风筝和自己大人一起放着,一人扯线,一人放。
我一直觉得没有断过线的风筝就不叫放风筝。果然,盯了一会儿后,风筝线不负众望的断了。
本想着带着好心帮他们把挂在电线杆上的风筝想办法弄下来,谁知小孩儿直接说不要了,买新的去了。
留我在一个人愣在那,取或者不取都成了问题。
发现,现在小孩儿的价值观真的和我的不一样。物质成本的降低和家庭的富裕情况直接决定了一个人是否愿意在旧事物上花时间的成本和一种叫做珍惜的心情。
最后我也走了,风筝在我今天路过的时候依然挂在那里。
我又看了一会儿那只“燕子”,和它相视一笑,它估计挺享受在高处的感受,而我很享受看它的感受。
丢了风筝的孩子一点儿也不考虑风筝是否还在原地,甚至会拉着朋友到这里说,看,这是我放过的风筝。
而,丢了孩子的风筝就那样在原地,等着别人解救它,亦或是随风消散。
5.
丢了风筝的孩子不孤独,那么丢了孩子的风筝孤独不?
呵呵……
我估计是又傻了,居然忘了,风筝不会说话。
丢孩子的风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