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3月,舒婷陪着亦师亦友的蔡其矫老先生在鼓浪屿散步,两个人聊天到了爱情。
舒婷后来回忆道:“爱情题材不仅是其矫老师诗歌作品的瑰宝,也是他生活中的一笔重彩,对此,他襟怀坦白从不讳言。”
蔡其矫感叹,他邂逅过的美女多数头脑简单,而才女往往长得不尽如人意,纵然有那既美丽又聪明的女性,必定是泼辣精明的女强人,让男人望而生畏。
年轻气盛的舒婷于是与蔡其矫先生争执不休,认为天下男人都要求着女人外貌、智慧和性格的完美,以为自己有取舍受用的权利,其实女人也有自己的选择标准,和更深切的失望。
为了有礼貌又认真地反驳老先生的想法,当天夜里两点,舒婷一口气写出了诗歌《橡树》,次日将草稿交给蔡其矫带到北京给艾青看。
北岛那时经常去陪艾青,读到了这首诗,舒婷和北岛开始通信,北岛转达了艾青的意见,《橡树》于是改成了《致橡树》。
006.jpg
《致橡树》是舒婷的成名作,舒婷自己也承认:“10年来写了不少散文随笔,总量已经远远超过诗歌。可是大多数读者只记得我写诗,常常把我的名字等同于《致橡树》。”
1952年,舒婷出生于福建省石码镇。祖父依照族谱的“佩”字辈,为她起名叫“龚佩瑜”。
舒婷上幼儿园时,妈妈嫌这个名字难读,于是改名为龚舒婷。
后来《诗刊》刊登她的《致橡树》时,沿用了“舒婷”这个名字,如此舒婷便成了她的笔名。
她和北岛、顾城等同代人,以迥异于前辈的诗风,在中国诗坛上掀起了一股“朦胧诗”大潮,崛起于70年代末中国的诗坛。
舒婷的诗被译成多国文字在全球出版,《致橡树》这首诗更被选编入中学语文教材中。
下面让我们通过致橡树代表的爱情观、中国女性爱情观的变迁,以及作者人生经历这三个方面,来感受一下《致橡树》背后的精神文化力量。
01
致橡树的爱情观
我们先来欣赏一下《致橡树》的原诗: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
足下的土地。
007.jpg
舒婷在《致橡树》这首诗中,塑造了两个最重要的形象:木棉和橡树。
其中,橡树拥有铜枝铁干般的身躯,高大英俊,坚定不移。而木棉树虽然开满红硕花朵,娇艳欲滴,但拥有着独立意识与自我精神,勇敢又深刻。
这是舒婷对于理想爱情模式的主观投射,橡树代表着舒婷心中完美的男性形象,木棉树代表着舒婷心中最认可的女性形象。
我们彼此相爱,但又互相理解,我们的根茎相握,枝叶相缠,但又各自独立。
人生中诸如寒潮、风雷、霹雳这样的危险,不会吓得我们大难临头各自分离,而雾霭、流岚、虹霓这样的美景,因为我们彼此的分享和陪伴,变得双倍美丽。
诗歌中还有四种起到对比作用的意象,用来寄托舒婷对几种“不好的爱情”的遐思。
第一种糟糕的爱情,是攀援的凌霄花。如诗中所言“借着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凌霄花本身是一种攀援藤蔓植物,虽然明艳,自己却没有“骨头”,需要借气生根,攀援它物,才能向上生长。
这里指代的是趋炎附势的爱情。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算常见。
谁有车子、谁有房子,谁有大把的票子,谁的社会地位高,凌霄花就和谁好。
等这棵大树的利用价值没有了,就立刻寻找下一个目标,和另一棵大树缠缠绵绵去了。
舒婷不认可蔡先生对女性的挑挑拣拣,但同时,她也不赞同利用爱情来提升自己地位的做法。
008.JPG
第二种糟糕的爱情,是痴情的鸟儿。
自然界中的鸟儿求爱,一般是对着另一只鸟儿唱歌跳舞,以博取欢心。
可惜在《致橡树》中,这只鸟儿明显是选错了对象和方式,一厢情愿地、一遍遍为绿荫重复歌唱,就算唱到沙哑,唱到啼血,橡树也是听不到看不懂的。
第三种糟糕的爱情,是不求回报的泉源。
泉源总是默默流淌,浇灌着橡树,带来清凉和慰藉。只有付出,不求回报,这种奉献施舍的爱情,是没有自我的。一个人连自我都失去了,又如何能让另一个人爱上自己呢?
最后一种糟糕的爱情,是作为陪衬的险峰。
伟岸的橡树生长在险峰之上,路过的人们看了都说:“这棵橡树可真是高大威猛啊!”
橡树把险峰踩在脚下,借用着地势来彰显自己的与众不同。
人人都说橡树好,可只有在亲密关系里的险峰自己才知道,这段不平等的感情带来的,是无穷无尽的卑微与沉默。
在见证过世界上各种各样的不同爱情之后,舒婷才能说,她想要的爱情,是和另一半并肩而立,爱会因为独立而更加坚韧,而爱恒久存在的前提,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先放弃了自己。
舒婷对爱情的执着,并不比古人“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逊色。
橡树跟木棉静静地、坚定的站着,有风吹过,摆动一下枝叶,相互致意,便心意相通了。
009.jpg
扎根于同一块根基上,同甘共苦、冷暖相依,有共同的伟岸和高尚,有共鸣的思想和灵魂,那是他们两人世界的语言,是心灵的契合,是无言的会意。
《致橡树》就是朦胧诗的代表作。
产生于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朦胧诗,一改前几十年新诗明白如话的特点,内容含蕴隽永,它强调诗人的自我意识,往往借助象征比喻错觉幻觉等手法,变诗的单一形象,为多层次的意象迭加,给诗蒙上了一层朦胧的色彩。
朦胧派诗歌结合了传统古典诗词的美,变得更加含蓄内敛,但这是不是代表诗歌的内核也在向传统靠拢呢?
从语言结构上来看,《致橡树》全诗大量采用整齐匀称的语言形式,它们在字、音、义上严格对应,在行上宽泛对应。既有古典诗歌的整齐划一,又有新诗的自由奔放。
从精神层面上来看,《致橡树》强调爱情世界中个体精神独立的重要性,使这首诗代表了新时代的女性的心声。
02
中国女性的爱情观变迁
说到女性对爱情的心声,我们不妨把目光转回几千年前,看看古时候的女性是如何歌唱爱情的。
《藤缠树》改编于中国经典民歌《世上哪有树缠藤》。歌词选段是这样的:
山中只见藤缠树,世上哪见树缠藤。
青藤若是不缠树,枉过一春又一春。
连就连,我俩结交订百年。
哪个九十七岁死,
奈何桥上等三年。
这固然是一首古朴动人的情歌,但很明显,男人是树,女子是藤,女子依附于男子,是较为传统的爱情价值观。
011.jpg
另一首古诗《孔雀东南飞》里,也有类似句子:
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
男人是磐石,女子是蒲苇,一重一轻,一坚一柔。都代表着几千年来约定俗成的传统爱情审美。
但是舒婷不这样认为。她在自己的文集里说到:
“对事物一触即发的敏感,纯粹语言防不胜防的突袭,是我与诗最重要的亲缘。写什么?怎样写?都听从内心不可抗拒的召唤,永不背叛的唯有语言,星星点点分布在经验的土壤里,等待集结,等待惊蛰。”
舒婷生活的时代正是中国走向改革开放的时代,人的本性重新被认可被尊重,男女的社会地位、家庭地位将会更加平等与均衡。
不同于古老的生产力低下的男耕女织时代,由于天生的身体条件的差异,导致了男人们占据了家庭乃至社会的主导地位,女人们的主要职责便是打理家务,相夫教子。
在社会生产力决定的社会地位关系下,女性们是无法彻底反抗的,所以只有麻木地接受,默默地顺从,即使偶有质疑或些许反叛,也一定会被定为大逆不道。
所以,舒婷通过《致橡树》表达了新时代“妇女能顶半边天”的思想。
后来,她又通过《神女峰》这首诗,进一步展现了对封建婚恋“正统”道德制度的批判,对被压迫的女性的深切同情。
我们来欣赏《神女峰》中最精彩的几句:
美丽的梦留下美丽的忧伤
人间天上,代代相传
但是,心
真能变成石头吗?
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
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
012.JPG
神女峰,位于重庆市巫山县城的巫峡大江北岸,是巫山十二峰之最。相传巫山神女瑶姬居于此地。
舒婷这首诗歌的典故,取材于战国文学家宋玉的《高唐赋》和《神女赋》两篇辞赋。
赋中说,楚怀王梦中亲幸了巫山神女,两人一夜露水姻缘后各自分离。
怀王死后,他的儿子襄王和宋玉同游巫山,神女却爱上了风流倜傥的宋玉,经过复杂的心理斗争,终于理性战胜情欲,表示要永远为怀王守节,不再与别人恋爱。
沿着这一逻辑,民间传说又补充了神女日夜凝望怀王,日久化为石柱,成了人们万世景仰的贞洁偶像等内容。
于是,神女峰便成了不嫁二男、贞节重于生命的“活牌坊”。
之前的诗人学者,一般都是歌颂神女的忠贞,或者怀王与神女的爱情。但是舒婷敏锐地发现了故事中的不通之处:
怀王离开了神女,依旧后宫佳丽三千,与别人生儿育女,而神女有着千年万年的寿命,却只能永远孤单下去,直至变成一块石头。
所以舒婷才会同情同样身为女人的神女,她明白神女真正想要的,不是孤独地在悬崖上被万人瞻仰,而是伤心时,能在爱人怀抱里放声哭泣。
03
诗歌背后的舒婷
舒婷在《会唱歌的鸢尾花》中写道:“无论时代的交响怎样卷去我的呼应,你仍然能认出我那独一无二的声音。”
005.JPG
关于如何走上文学诗歌的启迪之路,舒婷在自传性质的散文中,有过过细细的回忆:
外祖父竖起一根指头,引诱我学一首美丽的“儿歌”:清明时节雨纷纷。
他念了两遍就进里屋去取香烟,出来时见我一只脚在门槛上跳出,口中念念有词: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外祖父惊异之至,立即决定让我随外祖母到街道扫盲班去启蒙。
每逢婶婶婆婆们考试,我总要搬张凳子,站在大圆桌边提示,同时响亮地嚷着;“别慌,姥姥,我来救救你!”
老师置之一笑,她大概不相信,外祖母的场场考试满分和一个四岁顽童有什么关系。
小学三年级起我开始阅读课外书。舅舅、姨姨们都喜欢看书,书的来源五花八门,无论他们对我如何戒严,我对各个房间的偷袭总能成功。
上初中时,我的借书卡上已全是长长的外国名字。
班上有人质问我:为什么净看外国书?我回答:中国的书已看完了。
我的作文成绩一向很好。五年级时第一篇作文被当作范文评讲,黑板上抄满了“异想天开”、“树影斑驳”等我搜罗来的十几个形容词。老师很起劲,我也很开心。
可怜后来我却要花相当大的气力去纠正滥用词藻的坏习气。
初一作文比赛我得了一等奖。写一首半文半白的五言短诗,发在校刊上,还因此着实得意了几天。
004.JPG
我的学历只有初中两年,这点点可怜的文化程度却是我的重要基础,使我对语言的兴趣和训练自觉化。
包括后来在农村时,每天学五个生字,帮助我在表述时有更大的灵活性。
我认为:倾心于语言艺术的人,对语言本身缺乏通灵和把握是致命的。
生活表面的金粉渐渐剥落,露出凹凸不平的真相来。只有书籍安抚我。
一九六九年我与我的同代人一起,将英语课本和普希金诗抄,连同我上大学的梦,打进我的背包,开始三年的下乡生活。
为了纪念那些我所看到和听到的故事,我拿起了笔,每天都写日记、抄诗。
一九七三年我到建筑公司去做临时工,当过宣传、统计、炉前工、讲解员、泥水匠。
我高兴的是,再没有人因为我的眼镜和挎包里的书而轻视我。
使我能安静地利用午休那一个小时,躺在臭烘烘的工棚里,背垫几张潮湿的水泥袋,枕在砖头上看书。
我从来认为我是普通劳动人民中间的一员,我的忧伤和欢乐,都是来自这块汗水和眼泪浸透的土地。纵然我是一支芦苇,我也是属于祖国。
我只是偶尔写诗,或附在信笺后,或写在随便一张纸头上,给我的有共同兴趣和欣赏习惯的朋友看。
通往心灵的道路是多种多样的,不仅仅是诗;一个具有正义感又富于同情心的人,总能找到他走向世界的出发点,不仅仅是诗;一切希望和绝望,一切辛酸和微笑,一切,都可能是诗,又不仅仅是诗。
003.jpg
一九七五年,由于几首流传辗转的诗,我认识了本省一位老诗人,我和他的友谊一直保持到今天。
首先是他对艺术真诚而不倦的追求,其次是他对生活执著而不变的童心,使我尊敬和信任,哪怕遭到多少人的冷眼。
通过不停的阅读,不停的写诗,早年那种渴望有所贡献,对真理隐隐约约的追求,对人生模模糊糊的关切,突然有了清晰的出路。
我本能地意识到,为人流泪是不够的,还得伸出手去。“如果你是火,我愿是炭。”鼓舞、扶持旁人,同时自己也获得支点和重心。
我的体质从小纤弱,所做过的工作却都相当累人,以致我痛苦地感觉到有时我竟憎恨起美丽温柔的鹭江水,因为它隔绝我,使我比别人要多花半个小时去赶渡船。
上大夜班时,我记得星星苍白无力,仿佛失眠的眼睛街灯刺球似地转动在晨雾里。
不少人以为我养尊处优,对我说:“正是鼓浪屿的花朝月夕,才熏陶出一颗玲珑剔透的心。”
我回答他:“不知有花朝月夕,只因年来风雨见多。”
每逢周末晚上,我赶忙换下工作服,拧着湿漉漉的头发,和我的朋友们到海边去,拣一块退潮后的礁石坐下来。狂欢的风、迷乱的灯光,我们以为自己也能飞翔。
然而幻想不能代替生活,既然我们不能完全忘却它,我们只有把握它或者拥有它。
托尔斯泰说:“艺术家的目的不在于无可争辩地解决问题,而在于通过无数的永不穷竭的.一切生活现象使人热爱生活。”
而我只是一名诗人,为人写诗的人而已。
001.jpg
好了,《致橡树》这本书的内容就为你讲到这里,我们再一起总结一下:
首先,我们谈到了《致橡树》的文学之美。看到了舒婷笔下最好的爱情,是势均力敌。也看到了另外几种不好的爱情,分别是趋炎附势、一厢情愿、不求回报和失去自我。
其次,我们认识了朦胧诗派的风格特点,从中见证了中国女性的爱情观变迁:由男尊女卑到男女平等,也看到了舒婷对封建“正统”道德的批判,对被压迫女性的由衷同情。
最后,我们通过舒婷本人对生活经历的回忆,窥见了一个时代的变迁过程,也看到了她对自由、爱与美好的向往。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张德明说,《致橡树》是舒婷代表朦胧诗里温柔的一面,代表爱与美。
让我们用舒婷的另一首诗歌代表作《礁石与灯》,来作为今天解读的结尾吧。
站在我的肩上,亲爱的——
你要勇敢些
黑色的墙耸动着逼近,
发出渴血的,阴沉沉的威胁,
浪花举起尖利的小爪子,
千百次把我的伤口撕裂。
痛苦浸透我的沉默,
沉默铸成了铁
假如我的胸口,不能
为你抵挡所有打击,
亲爱的,你要勇敢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