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豆丁小分队系列
豆丁小分队系列之8

豆丁小分队系列之8

作者: 心灵育儿妈妈 | 来源:发表于2017-05-13 07:29 被阅读18次

    豆丁小分队系列,记录两位幼儿园中班的小男孩豆豆和丁丁放学后所发生的点滴事件……

    “今天我不上学了”

    早上,一切按正常流程进行。起床穿衣洗漱吃早餐---上学。在出门那一刻,孩子钻到桌子底下。我略感不对,假装找了一会儿,然后蹲在桌边对他说:“哈,我找到你了。我们快去上学吧。”

    他说:“我不去上幼儿园了。”

    我说:“为什么呢?”

    他假装很虚弱的样子,歪着脑袋说:“我全身都没有力气,连路都走不了。我这里痛,这里也痛……”他在身上摸来摸去,很努力地假装着。

    我说:“那我们坐车去。”

    他摇头。

    我说:”那我抱你去。“

    他继续摇头。

    我回想之前一直很正常。不同的是,昨天来了新乐高,他刚做了一半。昨晚他还在说:“要是把它拼完了该多好啊。“

    于是我问他:“你是不是想在家把乐高拼好?”

    他点头,装病的模样一下不见了。

    我说:“其实你即可以上学也可以把乐高拼完的呢。”

    他从桌子里钻了出来。

    我继续说:“我帮你把乐高收好。你放学后,到学校找你的好朋友放学回来一起过来拼多好!”

    他开始穿鞋子,把玩具收好,一起去学校。

    提醒点:

    从我个人的育儿经验看,孩子和大人出现了僵持,孩子会有一个短暂地“倾听”期。如果家长抓住这一两分钟甚至更短的时间触动孩子,整个僵持的局势就会改变。如果没有抓住这个机会,其他时间的沟通会很累效果也差。

    家长在这个时间里如果能说出孩子内心的想法,孩子就如同自己被家长们看见了。每个人,不单单是孩子,都希望自己能够被“看见”。

    育儿书籍也有这样的说法:在儿童有情绪时,帮助他说出情绪的原因,情绪就会消失一大半。

    能说出这个原因并不容易,需要观察。比如孩子很容易不想去幼儿园。大人讲道理,或者因此生气,其实都忽视了孩子悄悄打开的“倾听”管道。在这个时刻,观察孩子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比纠结孩子去还是不去幼儿园更重要。

                                                     (抓住孩子倾听的时机,观察行为背后的动机)


    两分钟的等待

    为了让这两个像风一样的男子在放学出门时有所控制,我不断地想各种注意。他们如此喜欢奔跑,以至于我有时候都不忍心让他们停下来。

    我观察到他们最喜欢跑,也是最不受控制时的两种情况:

    一是遇到其他的小伙伴,奔跑似乎就是他们一起high的方式;

    二是其中一个小伙伴开始跑,另外一个小伙伴感觉自己有新主意,或者可以跑的更好。

    下午,这两个情况同时出现了,出门右拐的弄道上,几个孩子你看着我我看着你,脚下的步伐在加速,忽然全部跑了起来,越来越快,我一边追一边着急。我问自己:“难道我就要做那个跑着后面着急喊的人吗?”我认识到在这个奔跑过程中,大人的追赶和提醒的声音不过是他们的背景,几乎没有效果。而我越是追他们,他们越是向前跑。从语言上,我虽然在制止他们在路边奔跑,在行动上,我已经加入了他们的队伍,成了你追我赶的游戏。

    于是,这次我决定停下来。

    我没有去追他们,我坐在那里看着他们越跑越远。因为这是长廊,我能看见他们一直跑到底。在拐弯处,他们没看见我过来,停了下来,回头找我。

    我示意他们回来,他们慢吞吞地走过来,问我:“你干嘛不走了呢?”

    我问:“你们知道我什么不走了吗?”

    他们摇了摇头。

    “因为这不是可以追赶跑步的地方。如果你们这样追赶,我们就干脆停下等两分钟,想想我们这样下去,到底是跑步快还是走路快?

    他们两个在离我不远地地方选了一个点坐下来。两分钟的时间过去了,我们一起起身往前走,他们的头脑在这个时间里冷静了下来,再也没有起跑过了。

    分享点:

    以前我和大多数家长一样,都是想着追上他们把他们抓住。尽管我嘴里说过很多次“停下来”,而让他们停下来的方法就是我先停下来。虽然我也会担心他们在路上遇到危险,然而我们的担心孩子没有领会的,他们会认为,我们可以跑,大人跟着跑在后面保护我们。我用了一种“自己先停下来”的方式。确实,还是身教比言教更重要。

                                         (把被动变为主动,不做跟在孩子屁股后面的家长)


    别轻易说“不”?

    我们教育孩子,会说很多的“不”,不可以、不能、不要、不对。我们可能认为这样可以帮助孩子辨别好坏是非就是在教育孩子,其实这只是教育孩子的一部分。

    而在这种观念的引导下,我们很容易给孩子一些提醒或者限制,最后又不了了之了。

    比如我和孩子们一起坐车回来。校车快到了,孩子们开始离开位置,准备要下车。两个人你推我搡,要赶在对方的前面下车。

    于是我对孩子们说:“司机叔叔是不允许小孩子提前离开座位的。”

    孩子们回答:“我就是站着。”

    我说:“就是不允许站着啊,车会摇晃,容易摔倒。”

    他们说:“我们不会摔倒的。”

    我说:司机叔叔还没停车,是不允许小朋友站在车上的。”

    他们说:“他开的很慢呀,没有关系啊!”

    我说:“这是坐车的规定。”

    他们仍然蠢蠢欲动,他们现在最在乎的是究竟谁能够先下车。哪管其他人怎么说?

    我做最后的一次挣扎,我说:“那好,如果你们在下车之前离开了座位,我们就要坐在这里,直到所有人都下车之后,最后一个下车。”

    车停下来,孩子们迅速地下了车。我想孩子既然已经安全也就好了,于是跟着下车,而我说的那些个约束(车没停好不要离开座位),那些个条件(如果你们这样做,我们就最后一个下车)已随风而去了。

    而对于孩子来讲,他们又一次从我这里听到了只有说法没有实施的约束。

    仔细地观察和孩子所说的话,有很多话都是如此,只有告诫,没有行动。而久而久之,在孩子的眼里,我们大人的很多话,都变成了废话。

    注意点:

    大多数家长关注的是事件所引起的结果,为了得到某个好的结果或者回避一个不好的结果。以至于如果结果还好,就算过程有点问题,也会让任由他去。比如说在外丢垃圾,如果没有其他人看到,也就算了吧;违反交通规则,如果没有被拍到,那就行了。

    这样看似很自然的一些现象,有其内在的问题。

    一是孩子对结果的把握不如大人清晰。它们暂时还没完全学会从结果来判断事件的好坏,只是发现同样的事情,有时候会被大人批评,有时候又不会,这样容易形成家长和孩子的机会主义心态。

    二是因为家长只关注口头约束而不注意行为上的实施,容易不经意地做出过多的口头约束和权利限制,每天都在说“这不行”、“那不可”,以至于有一天我们发现,孩子干脆什么也不做了,因为他们发现自己无法达到家长的这些要求。

    三是这样的沟通降低了孩子倾诉有效信息的能力。虽然是为了教育孩子明辨是非,但是这种从结果来判断的是非,很难成为行为的准则,这些教育更多地像是我们家长自己的自我满足和自我安慰。

    有些话,一开口就错了,尤其是这些“不”一类的约束和权力限制的话。如果做不到,确实是不如不说啊!

                                                        说到不做到,就是给孩子的狗皮膏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豆丁小分队系列之8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bxxx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