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开始日复一日的唉声叹气 ,仿佛世间重担皆压我身,不吐这一口气就会被压倒在地,再起不能。 直到最近,家中老人接连离去,几个月前还好吃好喝说着终于可以享清福的老人转眼间阴阳两隔。生与死的落差让我再不敢哀叹肩上有重担。
高中时,读周国平先生的文章,认为他就是一个受虐狂,不断强调苦难的重要性,鼓吹直面苦难,仿佛只要拥有苦难人生就能一帆风顺,但既然已有苦难,又何谈一帆风顺,故一度认为他将苦难的作用神化了。现在想来,觉得当时自己确实天真,天真的认为真的存在一帆风顺的人生,认为人只要不做出格的事情,人生总会按部就班的进行下去的。
”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语人无二三。”
第一次看见这句话时,也是在高中,当时看世间一切都是如此美好,觉得作此诗之人过于悲观,仿佛是一位蹉跎一世的垂暮之人,在将死之时道出此生。何其可悲!
现在,细细品来,脑海却有了不同的画面。竹林,草茶,楸枰,隐客,于淡泊之中道出此句,仿若无声处惊雷炸响,拨开云雾,终得人生真谛。正因有人生之不如意,才更需要淡泊乐观的态度,唯有淡泊的心性,才能在面对人生所有的不如意。
两相比较,顿时觉得这两者或有异曲同工之妙。前者教导我们要勇于直面苦痛,后者教导我们要有淡泊乐观的心性,虽不态度相同,却也都是过好人生的方法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