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小灶1班】读好书
1212 读书清单 《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

1212 读书清单 《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

作者: 孺子牛2020 | 来源:发表于2017-12-12 17:14 被阅读0次

    作者: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米哈里1965年获得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1969年至2000年,在芝加哥大学任教。2000年发表了积极心理学论文,标志着积极心理学的问世。


    第一章心流,快乐的源泉

    一、全身心的投入,幸福就会产生

           现代人比古人寿命更长,更健康,物质上更奢侈,但仍有很多人觉得在浪费生命,人生岁月没有幸福,而且时时处于焦虑之中。作者花了25年的时间,经过研究,发现了一个事实:幸福并非瞬间发生,用钱买不到,不受外在事物的操纵,而是取决于我们对外界事物的阐释。只有学会掌控心灵的人,才能决定自己的生活品质,具备了这种能力也就接近于幸福。只有不计较好坏,全身心投入的每一个细节时,才会觉得幸福。直接去找幸福,反而会找不到。

    二,当有生命掌控感时,就有了最优体验

           人生很多时候感到被命运所左右,也有很多时候,我们会觉得有能力控制自己的行动,主宰自己的命运,而不被莫名其妙的力量牵着走,在这些时刻,我们会感到无比惊喜。

           我们在人生中也许都面临着不计其数的挑战,每一个挑战都是一个获得幸福的良机。在每一次提挑战当中,我们积极应对,于是就有了自行决定生命的掌控感和参与感,这就是我们所能想象的最接近幸福的状态。

    三,心流的出现

           心流是个人完全沉浸在某种活动当中,无视其他事物存在的状态。这种体验本身带来莫大的喜悦,使人愿意付出巨大的代价。

           真正能带来满足感的不是我们的苗条或者是我们的财富,而是我们肯定自己的人生。

           最优体验有赖于时时刻刻用意识控制周遭事物,而要达到这种境界,唯有靠个人的努力与创意。

    四,什么事都可能产生心流

           心流体验达到最优状态时,心中澄滢如练。只有当精神能量(注意力)专注于实际目标,行动与机缘又搭配得天衣无缝时,心流才会产生。任何人只要能够控制精神能量,并将它专注于既定目标,就一定能有所成长,精益求精。

           心流是意识和谐有序的一种状态,当事人心甘情愿,纯粹无私的去做一件事,不参杂任何其他企求求。任何产生心流的活动,如运动、游戏、社交、工作,只要专注其中,都可以产生心流,甚至当人们面临悲剧和压力的时候,只要能够有一个比较好的意识上的反应,也能转祸为福,而不只是徒然受苦受难。

    五,幸福为什么难求

           幸福之所以难求,主要是因为人类自以为是的认定,宇宙是为满足我们的需求存在的。然而现实不是这样,我们的生命中其实深埋着沮丧的种子。只要某种欲望意识得到满足,我们就立刻渴望得到更多,这种长期的贪得无厌是追求知足常乐途中的一大障碍。

           宇宙在创立之时就没有以人类的舒适安逸为目标。大自然并没有把人类的欲望列入考虑的范围内,对我们的需求不闻不问,因此跟人类企图建立的秩序格格不入。宇宙既不敌视我们,也不友善。它只是全然的漠不关心。

           我们从自己的观感、生活中得到的快乐,归根结底,直接取决于心灵如何过滤与阐释日常经验,我们快乐与福段是内心是否和谐,与我们控制宇宙的能力毫无关系。

           我们为求生还得学习掌控外在的环境,但是这一点不能提升个人的快乐,或减少世界给我们的混沌感,追求内心和谐,唯有从掌控意识着手。

    六,文化的意义

          内在秩序的缺失表现在某些人所谓的存在焦虑或存在恐惧的心理状况上,基本上它是一种对生存的恐惧,一种对于生命没有意义,不值得继续的感觉。

           任何文化的主要功能就是保护其子民,不受混沌之扰,同时灌输给他们一个信念,自我很重要,并且个人终究能够成功。没有文化价值观的支持,生命就陷入了焦虑与冷漠的泥淖。

    七,明天会更好,是最大的谎言

           我们从小就认为人生最重要的是未来。父母小时候告诉我们,养成好习惯,长大后对我们有意义。老师向学生们保证,无聊的课程有益于未来的幸福,公司主管告诉员工,有耐心努力工作,未来会晋升为主管,然而在漫长的晋升之路尽头,退休也同时到来。爱默生曾说:我们对生活有种种的期许,却从未真正生活过。

    八, 不以社会赏罚为念,建立自己的目标

           在现实当中,社会为了实现维持社会秩序和复杂的分工制度,要压抑个人的欲望。社会主要使用两种手段:生理需求和社会制约。一个是本能,一个是他人的期望。

            向基因屈服,有时相当危险,因为这会导致我们彷徨无助。不能在必要时反抗基因指示的人往往很脆弱,他们非但不能根据个人的目标决定行动方向,反而被肉体的欲望牵着鼻子走。摆脱社会资源的首要之务,便是控制本能的冲动,因为只要我们凡事跟着感觉走,一举一动就不难预测,别人就很容易利用我们的好意,达到他们自私的目的。

           彻底社会化的人,只追求别人认定应该期望的东西,往往也是与天性密切结合的欲望,他可能会经历许多难能可贵的事,但因这些事与他的欲望不符,他就会完全忽略他们。他在意的并非现在拥有的,而是满足别人的要求后能获得什么。这种沦为社会控制奴隶的人,只知道周而复始的追逐一到手就化为泡影的奖赏。 

      九, 做自己的主人

           个人首先得学会做自己的主人,必须能不受外界影响找到自己的快乐和目标。生活的品质取决于控制意识的能力,这是人类早已知道的简单事实。近年来出现的心理分析,目的也是从本能冲动与社会制约下解放意识。弗洛伊德曾指出,本我与超我是争夺心灵控制权的两大暴君。前者是基因的奴隶,后者则与社会沆瀣一气,两者都算是“外界”。与他们相对的是“自我”,代表一个人在现实环境中真正的需要。

    十,为什么不能释放内在的生命

           人类近几千年来,一直知道得到自由、控制自己生活的方法,但是为什么还会有各种挫败呢?首先解放意识的知识和智慧不能积累,不能浓缩成一个秘诀,也不能背诵下来重复使用。每个人必须自行从不断的尝试与错误中学习,它跟知识一样,必须投入感情与意志才能得到。只知道该怎么做还不够,还得实际去做才行。其次,控制意识的知识在文化背景改变时,也必须进行相应的调整。各派哲学都有自己的时代环境。

           控制意识才是控制体验的品质,任何在这方面最起码的进步,都足以提升生活的品质,使生活更快乐,更有意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212 读书清单 《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ceni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