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没有想过,这辈子我还能学会吃羊肉,涮羊肉,而且飘香的羊肉汤,我竟然能喝三碗。啧啧,那个热乎乎穿肠过的感觉!自己都惊讶的不得了——美!
所以说,没有恒定不变的习惯,只要你敢于去尝试,突破自己固有的思维认知。
挑战自己,一切皆有可能
(1)从小到大,我对羊肉有一种特殊得抗拒。那种膻腥味儿,一闻到我就觉得恶心呕吐。远远地捂着鼻子躲避它。
也许有人会问,在那个物质匮乏,缺吃少穿的年代,单说吃饱饭都成一大难题,哪来的那么多羊肉呢?
关于吃肉,很有必要解释一下。从小到大,我是不折不扣的食肉动物者。在女性当中也是佼佼者。这种习惯一直延续到去年,我才对肥肉有所节制。
另外,我还想用事实说话,吃肉者并非一定会导致发胖。关键看你在哪个时间段去吸收和消化它,还有你每天运动了吗?
哇!跑火车了。改天再聊「吃肉不胖」的秘诀。继续上面话题。
我叔叔是生产队长,平常也是一个热心帮忙的“屠夫”。那个年代没有那么多健康意识。
但凡谁家的猪牛羊、鸡鸭狗兔一旦死掉,不管是什么原因,立马就被解剖掉。为了表示对叔叔的热情帮忙,主人往往会割下一大块肉表示谢意。
然后,我叔叔便把那些肉拿回家,洗涮干净开水铆过。用花椒大料葱段姜片腌制好。大铁锅做上灶台,淋上那么一丁点炒熟的自制豆瓣酱,用火柴点着干棉花枝子,把旁边的风箱拉起,“噗嗤噗嗤,”有节奏的配合着。有时我也会凑热闹拉上几下。
不一会儿的功夫,那肉香味儿扑鼻而来,迫不及待的想尝一口。我叔叔总是满足我的小馋嘴儿。他用那个长瓣儿大铜勺子,抽底儿来回的翻炒几下,然后麻利的腕上来半勺肉,放在我的小碗里。
“哇,好香啊,真好吃”。我总是一边咂巴着嘴儿,一边冲着叔叔开心地笑。
肉炖好了,叔叔就会腕上一大碗儿,趁着热乎就端到奶奶的屋里,那肉香味弥漫着整个房间。
我的童年,虽然在乡下度过,但从来不缺肉吃。唯独不吃羊肉,也不吃香菜。
有一次,叔叔把一碗什么肉端进奶奶屋里,真难闻,还那么膻腥味儿,我捏着鼻子只想吐。叔叔却浇了些醋,撒了香菜和葱花,我依然不吃,坚决不吃。才知道这就是羊肉。
(2)长大以后,回到了妈妈身边。爸爸妈妈弟弟他们都爱吃羊肉,譬如羊肉大葱饺子,羊肉卤面条,清炖羊肉萝卜等。而我就是不吃。每次他们吃羊肉,妈妈必须单独的给我做小锅饭。他们用的锅勺碗筷子,我绝不会占边的。即使这样,我都会不停的去水管洗我的手,闻我的手。恐怕染指……
有一次,他们太过分了。妈妈爸爸弟弟竟然联合起来糊弄我,他们说这盘是牛肉大葱饺子,我一嘴咬下去,那个膻腥味儿直熏我脑门儿,全吐了出来。气得我都掉眼泪儿了,说:告诉你们,这辈子我不会吃羊肉的……
再后来,我结婚生子,当了妈妈了。幸福地陪伴着儿子一天天的长大。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我们仨都是吃肉型的“高级”动物。他们父子又俩偏爱吃羊肉串和涮羊肉。每个星期都会到「小肥羊」过把瘾。我绝对不让他们在家开灶。
(3)记不清哪一年看过的小品,是陈佩斯与朱时茂搭档表演的“新疆羊肉串。”这个小品幽默风趣,搞笑,看得我笑出眼泪。
儿子总是对我讲,“哎呀,那个羊肉串儿呀,真好吃。撒点孜然粉,辣椒面,根本就没有擅气味儿,香啊!”。我只是冲着儿子笑了笑,摇了摇头。 No, no, no.
每天晚上陪儿子到体育场跑步遛弯,回来路过新疆烧烤店,他总要吃上个三五串。每次都举到我嘴边让我尝一尝,我依然拒绝。
然而有一天,我却做了一次勇敢的尝试。儿子说:“妈,如果这羊肉串不好吃,你可以马上吐掉。”
哈哈!美味香辣的新疆“羊肉串”,那一次只是一个开始,从此一发不可收。而且吃羊肉的欲望越来越强,越来越上瘾,还爱上了涮羊肉。
(4)有时候我在想。这是怎样的一个蜕变过程?从拒绝——躲避——动摇——尝试——热爱。
羊肉汤的味道,给了我怎样的启示?
这是一个思维认知的突破和改变。就像我们的读书写作一样,不能老停留在自己 Happy熟悉的领域。
要勇敢地去尝试去探索自己陌生的地界。给自己一次勇敢挑战的机会,哪怕是试错的机会,也很值。
羊肉汤的香味,依然弥漫着整个房间,具体时什么时间爱上了你?记不大清楚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