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棍棒底下出孝子”已经过时了,但是作为父母的我们,真的不再惩罚自己的孩子了吗?常听到身边有父母这样跟孩子说“你是笨蛋吗?”、“考不好一分零花钱都没有”、“不听话哪也别想去”,是不是挺熟悉?是不是偶尔也忍不住,动了手?现在的孩子还能惩罚吗?答案是必须的!
孩子还没有完全判断对错的能力,如果生活里没有任何惩罚,那么可能错过了学习判断的机会,没有对错的标准。所以惩罚是必须的,但是惩罚不是家长一手遮天的上方宝剑,看不惯就惩罚,说不通就惩罚,不礼貌惩罚,浪费粮食惩罚,总之不按我说的就惩罚,那么也许就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孩子还是不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久而久之要么什么都不敢做或者偷偷做,要么肆意的做,反正对错都在爸爸妈妈嘴里,无所谓了!
成年人在工作中,任何单位和机构都会有自己的规章制度,有奖有惩,虽然都是惩的比较多些,但是都会非常明确a不可以,如果违反则扣钱,b是不行的,如果出现就扣分等等!工作中,这就是惩罚机制。如果老板没有制定这样的规章制度,今天说这样不行,罚款,明天说那样做不对,大人也会觉得头蒙,这是针对我吗?到底怎么做才是对的。相比之下我们是不是更愿意接受即使规章制度非常严格,苛刻。也不愿意面对毫无规则毫无界线的老板吧。
其实大人有时候就像是孩子的老板,想要孩子服从自己的管理,惩罚机制、约束和规则是必须要有的,但前提是你必须提前制定好,提前跟孩子做好沟通,明确的告诉孩子某件具体的事情是不可以做的。比如,“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不到就要接受惩罚”和“自己独立完成作业,坚持做到有某某奖励,否则有某某惩罚”,哪个指令更容易得以具体实施呢?“我们首先制定家庭公约和家庭制度,违反公约会有相应惩罚”和“我不是早告诉你要好好学习吗?这都不会该不该受罚?”哪个更容易让孩子接受呢?答案很明显。所以惩罚这个工具其实就是规则落实的另一面的体现,必须要有,但要提前说明,说明的越具体越好。
明确了惩罚需要有,那么采取什么样的惩罚措施更是关键,大部分家长都知道如果奖励孩子的话,以精神奖励为主,尽量避免物质奖励,惩罚则是相反,物质为主,避免精神惩罚,比如不能吃最喜欢的零食或者水果,不能跟别人分享点心,不能购买最喜欢的衣服了。千万不要说,我和爸爸再也不理你了,你就是一个坏孩子等。
惩罚孩子不是目的,目的是让孩子建立规则感,学会感知对错,当孩子犯错时我们要学会先想想作为父母有没有给孩子提前讲过,千万不要乱发脾气,打了孩子疼在心里,更不要伤害孩子幼小的心灵,犯错不可怕,可怕的是因为错误的惩罚给孩子留下无法消除的负面影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