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阅读《苏东坡传》第四章 应试。
书中讲,父子三人启程赴京应试。先到省会成都拜谒大官。当时苏东坡的父亲已四十七岁,虽然屡试不第,但他仍打算求得一官半职,一直苦读不懈,并写了一部重要的著作论为政之道,战争与和平之理,显示出真知灼见,此一著作应当使京都文人对他刮目相看。于是友人休书与给当时的文坛泰斗欧阳修,力陈老苏有“王佐之才”。
初读至此,乍一看,以为“王佐之才”里的“王佐”应该是一个人名。但查阅让我汗颜,原来是自己望文生义了。
“王佐之才”并非是像“王佐”那样有才能的人,而是辅佐帝王成就大业的才干。
语出《汉书·董仲舒传赞》:“刘向称董仲舒有王佐之材,虽伊、吕亡以回。”
“王佐”是“佐王”的倒装用法。佐,即辅佐。王,即帝王。“王佐之才”所表达的意思,是说所荐之人有辅佐帝王成就大业的才干。
读书切莫望文生义,遇到拿不准的,还是要查证以求其理,切莫弄了笑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