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华北平原上的一个小县城内,正是春节,鞭炮声此起彼伏,天刚放亮,北方传统的普通四合院内正房里六十岁左右的女主人方芳正一面忙忙碌碌的包着饺子,一面吆喝着几个大小不等的孩子穿上新衣,吃完饺子后到谁家去拜年,最小的是个男孩,样子像极了年画上抱鲤鱼的胖娃娃,穿着个一眼就看出来是由大孩子的旧衣改成的半新不旧的衣服一脸兴奋地跑来跑去,惹得几个哥哥姐姐横眉而视,一脸的厌烦。小县城式的拜年一般都是由晚辈先从四邻八舍开始拜起,由家里最大的孩子領着小孩子挨家挨户的轮流去,被拜年的那家在那个年月无非是拿几块硬糖,或抓一把自己家炒过的带皮的花生打发了事,碰到交情深的会多给小一点的孩子伍毛至一块钱的新票,这个回家后是要向家长汇报并上交的,因为人家的孩子来拜年的时候是要加一倍还回去的,说这是阴阳规矩,有讲究的。拜完四邻八舍再拜姨表姑表近支,规矩同上,做完这些,时间就己近晌午,哦,忘了介绍这支孩子队的尊姓大名了,首先介绍本文的主人公,也就是那个最小的招人烦的小家伙,大名夏万全,小名小万,家中兄弟姊妹七个,从上往下顺着来女的夏迎春,香,秋,华,男的夏万国,里,全,可能小万的老爸文化水平不高,又有点重男轻女的倾向,所以给女儿起的名字马马虎虎,又俗气又不讲究,给儿子们的名字嘛,显然将自己的期望寄托在内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