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童鞋来稿
梵高的自杀与毕加索的营销生涯

梵高的自杀与毕加索的营销生涯

作者: 7m雪吻 | 来源:发表于2017-09-19 20:41 被阅读65次

    国贸165  马宗玢  41

     梵高与毕加索,他们代表了两种极端的人生道路,虽然他们都才华横溢,但是做事的逻辑完全不同。

    梵高

          先看看梵高,梵高更加单纯,他在还没有画画之前是教士。在博里纳日,他为那里的矿工传播上帝的福音。梵高渴望通过信仰为矿工筑造精神大厦以此与苦难的日子抗衡,而与此同时,他也身体力行,用实际行动去帮助村民。他把自己的衣服送给他们,自己蜷缩在马棚里瑟瑟发抖;他替矿工出工,自己险些送命。                                          曾经梵高将一腔热血投掷于信仰、爱情、绘画、友谊,然而,它们接二连三的抽走了他的能量却一去不返:信仰是那么虚伪,恋人不接受他,他卖不出一幅画,高更离开了他和黄房子,对于提奥,他千疮百孔的心布满内疚,疯人院里的生活充满恐惧和孤独……  梵高死于枯竭。虽然他有的是热情,然而却不知世间诸事并非只靠热情,这点中国人更懂,因此发明了适可而止之类的中庸学说。梵高单纯,能用的也只有满满的热情,却不知道,浓烈地热爱生活的人常常因这浓烈而灼烧了自己。再多的热情总有燃尽的一天,等到那时,单纯如水的人再拿什么来对抗荒谬而延续生命。读梵高,急迫地想为他找出路,怨恨他,同情他,可是也知道,他的悲剧是命定的。用美好的景致作为告别吧:他是上帝派来的天使,他单纯,他的热情是燃烧的流星,注定只能一瞬,上帝不舍天使,短短的瞬间便把他召回天堂,不忍他在人间历经磨难,也知道天真的婴儿无法忍受和抵挡这劫难。 

    毕加索

          再看看毕加索,毕加索出生并不辉煌,在塞纳河右岸蒙特马特洗衣船的画室内,曾经蜗居着一大批落魄的艺术家——有的人甚至老死在那里。青年毕加索初到巴黎,也曾在这里的贫民窟栖身,后来就头也不回地搬到富人区去了——毕加索也体验过一段捉襟见肘的生活,只不过他知道如何以最快的速度摆脱它。他找到了一个谋生的可靠办法:作画,卖画。那时他已经表现出自己与其他人的既相似又不同。                               

          没人会拒绝一个热情、朝气、力量、才华、独特的男人,而这些都有幸凝聚在毕加索一个人身上,作为一个艺术家和情人,他无疑是可爱的。 另外他非常有商业头脑,每当毕加索要出售他的画之前,都会先办画展,然后召集大批熟识的画商来听他讲故事。讲作品的创作背景,讲作品的创作意图,讲作品相关的故事。一幅画想要卖得好,先要画得好。可如果仅仅只是一幅画,恐怕没人愿意为它付出高价。人们更感兴趣的是这幅画背后的故事。有了这个兴趣,故事就值钱了,故事里的画也就值钱了。这是一种产品“货币化”的过程,很多人不明就里,而天才的毕加索却深谙此道。如今,价格昂贵的产品无不是有着生动的品牌故事,而且这些品牌故事每天还在被创新地演绎。

          据说毕加索出名之后,即使购买很小件的生活用品也喜欢用支票付款。为什么?当毕加索已经是位声名显赫的画家的时候,如果他用支票购物,得到支票的店主会怎样处理那张支票呢?毕加索认为,店主与其拿着这张支票去银行兑换那么小额的一点现金,倒不如将这张有着毕加索亲笔签名的支票当作艺术品,赶紧装裱收藏起来,至少也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纪念品,说不定以后还能升值卖出去。于是,为了不花钱也能购物,毕加索就用支票去结账,这就相当于现在的名人“刷脸”。 法国波尔多有座属于极其神秘的罗斯查尔德家族的酒庄,酒庄出产的高级葡萄酒享誉世界。自从1945年以来,木桐酒庄的庄主菲利普·罗斯柴尔德每年都会邀请众多绘画大师来为其设计酒标,其中就包括毕加索,毕加索为其设计了1973年的酒标。但是毕加索并没要酒庄付他钱,而是接受一批葡萄酒作为稿酬。毕加索认为,这批酒因为贴上了自己设计的酒标,其价值必然会飙升。除了可以留下来自己喝,将来拿出去卖,也一定会有更高的溢价。由此可见,毕加索真是一个深谋远虑的理财高手。                  梵高穷的原因在于有生之年无法实现与他人的价值共享,而毕加索生前就实现了价值共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梵高的自杀与毕加索的营销生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cpgs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