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单元选取后人根据苏轼诗文创作的书画作品
三马图赞并引残卷 三马图赞并引残卷此卷是苏轼为李公麟所画《三马图》书写的赞文。李公麟(1049-1106),字伯时,号龙眠居士。北宋著名画家,与王安石、苏轼、王诜是至交。李公麟此卷《三马图》是应苏轼之请所作,苏轼一直藏于家中。后于“绍圣四年三月十四日”谪居惠州时展阅此画追忆往事而作此赞,时年六十二岁。此时苏轼的心态已渐趋平和,反映在书法上,则笔墨更加沉稳从容,结字章法也不刻意追求变化,呈现人书俱老之
定惠院二诗草稿卷 定惠院二诗草稿卷 明清勾摹临写此卷为苏轼《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和《次韵前篇》二诗手稿,是苏轼到黄州第二年,即元丰三年(1080)所作。此本墨迹为明清之际钩摹临写而成,保留草稿中涂改及字不完整的痕迹,比较接近苏书的风格特点,对研究苏诗手稿有一定参考价值。
苏轼游道场山何山诗页 赵孟頫此作是赵孟頫为其长兄孟頔之孙所书,通篇清劲秀丽,风神隽永。道场山、何山为赵氏家乡湖州名山,自古便为吴兴名胜,历代诗人多有题咏,其中便以苏轼此诗最为著名。
前后赤壁赋卷 文徵明文徵明此卷录苏轼《前后赤壁赋》,格调高雅,法度严谨,工整精致而带有古意,是文氏小楷书的代表之作。
苏轼词轴 雍正《念奴娇·赤壁怀古》作于元丰五年(1082)。词中描写苏轼夜游赤壁,对月怀古,感慨自己华发早生、壮志难酬,为其豪放派词的代表作之一。此作结字大小错落有致,墨色饱满,圆熟劲健,一气呵成,是雍正帝典型的书法风格。
玉局翁海棠诗卷 鲜于枢 玉局翁海棠诗卷 鲜于枢此卷书录苏轼《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笔意纵肆,欹态横生,为鲜于枢晚年书法的代表佳作。鲜于枢虽然于书法多宗晋唐人法度,排斥宋人,但在诗文及思想等领域还是深受苏轼的影响。
黠鼠赋轴 徐渭苏轼《黠鼠赋》描写一只老鼠困入橐中装死逃脱的故事。咏物寓理,阐释了人做事应该专心致志的道理,即事成文,逸趣横生。此为徐渭早年书法,布局工整,用笔不苟,沉稳平和,有姿媚自然之感。
墨竹坡石图轴 吴镇此图绘平坡拳石,竹枝斜垂。画上自题诗言得宋代文同画竹和苏轼作诗“意在象外”之趣。整幅画作笔墨凝练,浑厚苍润;配以本人大草书自题诗句,使诗书画三者完美结合,相映成趣。吴镇(1280-1354),字仲圭,号梅花道人,浙江嘉兴人。其画以山水、墨竹著称,为“元四家”之一。吴镇画竹的笔墨风格和诗书意境都受苏轼思想的影响,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表现风格。
烟江叠嶂图卷 沈时 烟江叠嶂图卷 沈时王诜所作《烟江叠嶂图》是宋代青绿山水画的代表作,苏轼观此画后写下了千古名篇《书王定国藏王晋卿画〈烟江叠嶂图〉》,二人因此成就了书画史上珠联璧合的佳作,书和画都曾被后世名家反复临写。沈时此画便是观友人所藏董其昌书苏诗后,应友人之请而作。
宋人赤壁图页此图取南宋时期流行的“一角半边”式构图,以类似特写镜头的方式描绘了苏轼与友人泛舟于赤壁之下的情景,并着力表现了水纹,显示出这一时期赤壁题材绘画与“水图”相结合的特点。存世另有两件同题作品与此出于一稿,仅在细节描绘上略有区别,现分别收藏于美国堪萨斯纳尔逊-阿特金斯博物馆和台北故宫博物院。
苏轼诗轴 《题西林壁》包世臣苏轼诗轴 此轴所书苏诗为《题西林壁》,诗作于元丰七年(1084),这年苏轼量移汝州团练副使,赴任途中,经过九江,访苏辙,因游庐山。此诗阐述了人们所处的位置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就会有一定的片面性,是苏轼哲理诗代表作之一。
包世臣(1775-1855),字诚伯,号慎伯,晚号倦翁,安徽泾县人。清代书法家、书法理论
自书诗卷 林逋自书诗卷 此卷为林逋应友人之索而书自作诗五首。卷后有苏轼书和诗一首,为元丰至元祐间苏轼五十岁左右所书。两位著名诗人的书作合璧于一卷之中,相映生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