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和一朋友聊天,顿感她没有平时那样紧张仓促和对时间的敏感,问其原因,说是在场内上班的女儿女婿今天回市里自己家收拾整理,就不回来吃饭了。
我们是朋友,也住同一栋楼好多年了,对他家情况还算了解,年轻时为儿女上学、生活、出门补课等繁杂事务操碎了心,如今不仅儿女已到中年,就连外孙女今年都考大学到外地求学去了(外孙女上高中时,女儿女婿中午是要轮流回市里给孩子做饭的)本来女儿女婿就只剩上班这单一的事情,却不料他们竟嫌弃食堂饭菜吃的多了,腻了,口口声声愿意回家来吃,这回周一到周五父母就像又回到伺候儿女上学的阶段,定时定点在中午下班时间给准备好饭菜,还得调样做,上午时间出去采买,荤素还需要搭配,至于一月二十几个工作日,中午一个人按照20元算,整月下来差不多要800+元补贴了。至于经济上儿女如何补偿老人,这是人家家事,外人没有必要操这份闲心,只是这么有规律地占用父母的时间空间就觉得不是太合适,想想看父母辛苦多半辈子,熬到退休,本来可以享受自己的养老生活了,却又揽到这么一出无期无限的甩不掉的买卖,如若老人乐于此事也可以说他们“老有所为”,只要精神快乐也算是儿女对父母的精神红利派发,可我明明在她的叙述过程中听到了一声叹息,足以说明有种无奈情绪包含在里面。
说到此我联想到同样是一对夫妻还在上班时,接近退休的年龄,老公中午完全有条件回家吃饭,但他坚持吃食堂,说是他不回家老伴就可以少做点饭,简单点,吃完还可以休息一会儿,当时听了这话还有几个同时事觉得新鲜,毕竟离家几百米只因为疼老伴,就天天中午吃食堂,也没有吃得腻不腻这一说。
单看两件事似乎各有道理,但仔细想想老两口几十年来风雨同舟一起走过,即使年龄大了没有那么多甜言蜜语和形式上的浪漫,但时时事事体贴入微充分说明一切的关心体贴尽在“润物细无声”中,令人羡慕,比起现在的夫妻来说少了张扬个性,多了包容忍让,更没有动不动就说分手的任性。这不由让我想起身边那些夕阳下相伴相随散步遛弯的老夫妻,他们的人生中有过多少你侬我侬,有过多少你疼我爱唯有自己最清楚,只携手夕阳的背影就足以见证了他们对爱情的忠贞。看来那种关于人到老年一靠老伴,二靠自己才是最靠谱的说法。
还有种父母儿女之间和谐关系的说法叫:“你养我小,我养你老”,是否都能够在生活中兑现,真不可妄言,养儿防老的传统有没有过时正在被无数事实验证着,不是儿女不孝,是他们在这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不得不面对很多无奈,至于如前所说的那样的并儿女不是没有,甚至还占有相当大比例,回到一句老话叫做“父母养孩子天经地义,孩子孝父母只能是希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