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观心庐医话
观心庐医话 | 应知应识

观心庐医话 | 应知应识

作者: 观心禅院 | 来源:发表于2021-09-01 17:01 被阅读0次

文 | 观心居士

很多题目,明明应该属于医理或药学上基本的常识,但自古以来的书上,却从来没有说。

学者虽心中有疑,却无处问。即使求问,现实中也无人能给予确切的解答。

很多题目,往往就这样伴随着中医学人的成长被搁置下来,随着岁月的流逝,中医学人成长为一方名医,而那些基础性的疑问却早已被其忘却,成为学问的悬案埋没在被人遗忘的角落里。

这样的为学之路,很容易使人养成“ 当疑而不疑,应决而不决” 的治学态度。

在医理与药学的道路上,这样的情况比比皆是。所以任何一个时代,都需要有致力于医理与药学的通识,使一些虽然属于应知应识,但书上历来没有讲过的概念普知于世。

而医理与药学的真知真识,只有在实践中反复去揣摩,自己去探索参悟,才能获得你想要知道的答案。

除了这样去求学,其他一切途径,包括去依靠别人所给的指点,对于学问的获得来说,实在都是杯水车薪。

即使有人能背诵一整部书,其所得,也常常只是字面而已。医学真旨,惟从实践得来。

以下有几个重要的知识点,意义非凡,今为后世中医学人来厘清。

一、同一味药。单用与合用,其产生的归经与作用,可大不同。

二、同一味药,相同的剂量,与不同的药物相配伍,会使它产生不同的归经与作用。

三、同一味药物,不同的剂量,与不同的药物相配伍,会使它产生不同的归经。纵入同一经时,亦生不同作用,乃至产生完全相反的作用。

相关文章

  • 观心庐医话 | 应知应识

    文 | 观心居士 很多题目,明明应该属于医理或药学上基本的常识,但自古以来的书上,却从来没有说。 学者虽心中有疑,...

  • 观心庐医话 | 何谓阴阳

    文 | 观心居士 观心居士所创立“既济门”一脉医学体系宏大,被誉为“小内经”。在此先从人身“ 阴、阳、精、血、气...

  • 观心庐医话 | 发烧原理

    文 | 观心居士 发烧分寒病发烧、热病发烧。我们立足于当代生活环境下来看,热病发烧极其少见,几乎仅见于幼儿。 幼儿...

  • 如何做到睡眠时心识不昏迷

    问:行住坐卧,无一处不需秒秒观心,然而在睡眠中,心识觉知昏迷,善根沉没,应如何观照才不致于渗漏? 答:我跟你讲个最...

  • 观心庐医话 |医易之异

    文 |观心居士 最近无暇顾及医学方面。今偶然在网络上看到有位河间金栋医生在破斥“医易相通”之说,我深以为赞。 中国...

  • 中医与情绪探究(一)

    文/ 观心居士 《观心庐医话》云 : “真火生真阳,真阴生真水。” 人身最理想的状态,是水火既济,阴阳调和。 当人...

  • 《观心庐医话》【祛病要则】之: 环境必知

    文/ 观心居士 对于一切急慢之症的调治,首先要考虑的是治疗方法。治疗方法要考虑的因素包括: 时节气候、地域南北、药...

  • 观图阅文叹息深

    入眼观花难识清, 走心深虑长思问。 看似敬业情难平, 阅罢掩面谁应扪?

  • 观心庐医话 | 药法从心

    文 | 观心居士 有问《伤寒》不同于《内经》,此话何解 ? 答:《内经》代表医理。《伤寒》代表方法。从方法入手,并...

  • 观心庐医话: 血气要义(一)

    文/ 观心居士 人通身血气之根决,在于阴阳。若血不足,一定是先由阴阳的衰变所造成;若气不足,也一定是先由阴阳的衰变...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观心庐医话 | 应知应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cwoi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