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发现越来越多的物业开始不务正业了?

忽然之间,物业开始卖菜、做家政、搞装修、干中介,总之物业除了四保服务的正业外,开始搞各种各样的副业了!
或许是因为总有部分业主不交物业费,物业要搞点副业来贴补贴补?
或许是大家维权意识越来越强,公共收入不再象以前那样好中饱私囊了?
或许是资本市场看重物业的现金流外,也看重是否有持续盈利的能力?
或许是为了提高业主的满意度,而开展这些增值服务啦?
在这众多理由下,是不是对物业搞副业有点理解了?
物业有优势有资源,优势在为业主提供四保服务,有群众信任的基础。资源在于物业守着的这央央一小区的地和人。听上去似乎很有道理,干点卖货的副业那不顺理成章了么?
实际上当物业杀进社区团购这片蓝海中时,里面已经是红海一片。供应链、前置仓这些建不建?团长由管家们来当?谁做谁知道,最后是赚了流水,自己贴了税。
装修业务似乎利润高点?真的是这样的么?物业的优势在哪儿?前置装修,接房即现的样板房?母公司开发似乎不这么配合哦,都有接房的指标,都不想接房时出幺娥子。某湖、某科合作装修公司卷款跑路可不是旧闻哦!
都在吼着创新,都在忙着上市。走着走着,就忘了自己服务的初心,基本的四保服务都还没弄好,就只想着如何迎合资本市场啦!
咱能不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