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秋的夜晚,轻风缓拂,凉爽,舒适。
我独自一人,在小区漫步。
看周围矮小的灌木丛、浓密的草丛、高大树木的轮廓,一点一点,逐渐清晰。感受它们清新的气息,若有若无,时浓,时淡。
蛐蛐儿在欢唱,啾啾,啾啾。这古老的昆虫啊。它们的祖先与我们隔着上亿年的光阴。那亘古不变的歌喉,无数遍地轮回,一如既往地,温柔着每一个秋夜。
打开手电筒,顺着叫声的方向,寻找蛐蛐儿。
深草丛中,红叶石楠下,粗略看去,什么也没有。弯腰拨了几下麦冬细细的叶子,突然想起会不会有蛇,吓了一跳,赶紧起身。
在一块薄薄的草坪上,仔细看了半天,终于发现一只,趴在草叶间,一动不动地望着我。
我用手去捏,以为轻易就能捉到它。手才刚一接近,它就忽然跳起,瞬间逃跑了。蛐蛐儿是会跳的,我忘记了。
又发现一只,这次直接用手捂上去,捉住了。却少了一只大腿。猜测它是雄性。
雄性蛐蛐儿生性孤僻,喜欢独处,常会为了争夺地盘、异性,发起战争。不知道这一只是不是刚从沙场上下来。它是一个勇士,我想。我捏着它,看了一会儿,又放了。
草坪上,还有不少其他昆虫,簸箕虫,蚂蚁,似乎也都在散步。
小池塘,水清见底。
小鱼儿很安静地游着,在手电筒的光照下,缓缓后退、下沉。
将手浸入水中,清凉,柔滑。塘底长满青苔,碧绿,细软,绵延不绝,像是池塘刚刚披上的睡衣。
浸在水里的大石头,亦是布满苔衣。上面附着许多田螺。螺壳上,也长着青苔,好像戴着一顶毛绒绒的尖帽子。它们都在醒着,露出肉粉色的躯体、圆柱形的嘴巴,和软软的触角,轻轻摆动。
我拿起一只。它没有立刻缩回壳里去,按了按它的吸盘,它动了动,仍是不愿进去。夜色太美好,它或许早已沉醉。
有一只田螺,实在是害羞,我刚拿起,它就缩回壳里,再也不出来了。会是田螺姑娘吗?
农历八月十一的月亮,微微隆起,如豆蔻年华的少女,昨日还很孩子气的身体,今日就悄悄丰盈起来。她是那么朦胧,那么柔美。
植物们吐露着芬芳;古老的昆虫在鸣唱;簸箕虫、小鱼儿、田螺、凸月……
这是个美妙的夜晚。这是仲秋的夜晚。
这样的秋夜,使人迷恋着,不忍归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