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繁忙的通勤路上,我都要坐车沿着京杭大运河的一段走10多公里。车内的其余乘客昏昏欲睡,我却喜欢透过车窗观察河面上穿梭不停的船只,仿佛自己在随波逐流。岸边芳草萋萋,绿树成荫。对岸的林立的高楼、河中的船只、近处川流不息的车辆,它们由远及近不断变换着姿态,交相掩映,平静而富有动感。
京杭大运河是南北重要的交运航道,在高速路网极其发达的今天,对于货运而言,航运依旧是重要的运输手段。
众所周知,京杭大运河建于隋朝,其串联起中国几十座城市。运河河道一般都在城市边缘,唯有无锡例外,它是穿城而过,从北门经中直门(即现在的中山路)到南门。明朝开始,船只改道走城东的工运桥、亭子桥、羊腰湾,进入南长街古运河河道。康熙乾隆下江南,就是从这条河上经过。
不知道多少次我在横跨这座运河的时候,脑中始终萦绕着一个疑惑:比起无锡的其他狭窄的古运河,为什么这条河段如此宽阔?古代的测绘技术怎么把这段河道挖得如此笔直?
随着求学和工作,这个疑惑被我遗忘,直到有一天《江南晚报》的一篇《无锡新运河的开辟与影响》解开了我心中的这个疑惑。
原来这段运河是从1958年冬开挖到1983年冬的正式通航的新运河,是一个土方量巨大的工程,足足挖了25年,可以说是无锡市一个奇迹式的工程。
上世纪20年代无锡运河新中国建立后,为解决无锡市城区段运河桥多、湾多、河浅、水急,无锡市有关部门组织人力开挖了这条从黄埠墩到下甸桥的新运河河段。
1958年大跃进开始,这项工程在这个热潮下鸣锣开工。当时由于生产力落后,工程缺少机械设备,基本靠人力肩扛手提,除了调集民工之外,还经常号召机关、学校、部队、企业来义务劳动。
整个工程分成了前后两个阶段。1959年冬天,集中开挖梁溪河至下甸桥段新河,1965年秋挖成通航,并建红星桥、金星桥、下甸桥等三座低标准公路桥。
自此,京杭运河无锡端改由江尖经西门桥、西水墩、梁溪桥(现健康桥)转向新运河至下甸桥接南门运河。原莲蓉桥、工运桥、亭子桥、跨塘桥、清名桥至下甸桥段改称“老运河”。
上世纪80年代无锡运河为及早改善无锡大运河航运条件和解决城区河道阻水问题,1976起实施了黄埠墩至梁溪河4.04公里的改道段工程,分别以梁溪大桥和锡山大桥桥基为基点向两侧开挖。工程于1977年结束,随着梁溪大桥和锡山大桥在1983年竣工,河床清淤完成,当年12月6日举行通航典礼。
值得一提的是,锡山大桥是在运河开挖的过程中同时建造的,是在陆上建成的大桥。
1990年 无锡运河东路 上世纪80年代锡山大桥新运河的开通,使京杭运河完全绕城而过,不但改善航运条件,而且有效改善了市区河道的排水条件。但是新问题出现了,由于新运河的分流,使得流经老运河的水量减少,部分水体黑臭期逐年增加,我小的时候途径西门桥就曾经被这样的恶臭熏到窒息。
上世纪80年代清名桥80年代,随着公路交通的发展,轮船客运量受到冲击,逐渐萎缩,经过10年光景,1991年9月无锡内河客运航运全部撤除。我还记得有一年春游,就是坐着游船从锡惠公园码头上船,从运河转梁溪河最后抵达鼋头渚景区的三山岛。这也是我唯一的一次运河乘船经历。
80年代无锡梁溪河新运河的开通,也使得原本一体的两岸交通被阻隔。为了解决新运河两岸的交通,本世纪政府投入大量的财力,新建与改建多座大桥,使11公里的新运河上间隔不到一公里就有一座桥梁。从北到南,具体如下:
蓉湖大桥:2003年12月竣工通车。
锡山大桥:1980年动工,1983年建成通车。
梁溪大桥:1982年建成。
开源大桥:2008年1月通车。
红星大桥:1965年建,1990年重建。
盛新大桥:2009年建成。
金匮大桥:1988年通车,2010年重建。
清宁大桥:2007年12月通车。
金城大桥:1986年通车,2004年重建。
新扬大桥:2009年竣工。
华清大桥:1965年建,原名下甸桥,2005年重建。
当我们穿梭在这一座座飞架东西的大桥,欣赏船来船往的佳景时,可曾想过曾有成千上万的人为开挖这条运河流汗出力。他们有的已经离世,有的步履蹒跚。这批奉献的前辈值得后人尊敬与感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