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昨天的日记反思。
其实知道自己一直是个比较焦虑的人,也差不多知道焦虑的原因所在,只是不那么容易改变。走着走着就又回到原来的路上去了,而且不自觉的把这种焦虑传递给了孩子。
我曾经一度以为是孩子出了问题,比如最近会大喊大叫,比如会说脏话,我总觉得这个年龄了再这样做是退行的表现,是不正常,毕竟很多育儿书上都说三四岁的孩子说脏话是不懂不明白不理解,而我的孩子已经十三岁了,突然又进入了这个状态。老实说,这让我难以接受,也让她爸难以接受。她爸一度认为是我把孩子惯坏了,因为太纵容她了所以不知道感恩,没有礼貌和教养。
真的是这样吗?我看到的孩子的表现真的只是孩子自己的问题吗?理智告诉我并非如此,我接触的心理学也告诉我孩子的问题其实反映的是父母的问题。我曾经以为,孩子是和我格外对抗,所以,昨晚让她爸给检查地理提纲背诵。果不其然,她爸检查跟我一样的结果,闺女仍然各种生气不服。
我在想是不是换个方法。孩子晚上作业量不固定。目前闺女一般是先做主课需要写的作业,把地理背诵排在最后完成。基本这时候她都已经做了两个半至三小时了,心理应该处于比较疲惫的状态了。而这时的我们往往给他提供了些零食雪糕等,此刻的她应该特别想赶紧背完地理去享受吃雪糕的过程,心里很着急,背诵又不是特别快,思想与行动不一致,往往背的磕磕绊绊的就要求检查了。而检查时,我们认为她背的不熟练,而她认为自己背熟了,目标不一致,对行为的评判自然也不一致,当她收到我们对她的否定时,她自然开始反抗,大喊大叫,生气,不服,甚至说脏话发泄情绪,摔门。基本就是这样的循环。
如何打破这样的循环呢?昨晚她与她爸冲突后,我曾试着很温柔平静的与她对话,她当时处于愤怒的情绪中,对我并不买账,而且说我是假惺惺。她说的也对,我就是换了一副温柔的面具去对待她,目的还是想让她把提纲背熟而已。假如此刻的我,心里是信任并且疼惜她的,希望她早点休息的话,那她应该会接收到的。
不忘初心。还是要给予她多多的肯定和鼓励。即使偶尔犯错,也不要太在意吧!小时候缺失的安全感总要一点一点来弥补。而关于作业顺序的调整,先做背诵再做其他作业,那都是其次。如果我多一点理解给孩子,孩子不会感觉不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