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共读内容:第十四章 科学性的陶冶(113-122页)
❓今日导读问题:在当前的教育体系中,科学内涵的陶冶功能是如何体现的?
我们应该如何加强科学教育,以更好地发挥其在陶冶学生思维和品质方面的作用?
💬今日思考问题:科学陶冶与人文陶冶在现代教育中应如何平衡?我们如何在重视科学教育的同时,避免忽视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情感陶冶?
【我的摘录】
1.如今,世界已经被祛魅,这不是由于自然科学本身的缘故,而是由那些将自然科学结果奉为教条的心理所导致的。
2.康德说,只有运用数学方才会有真正的科学。
3.接受了无关痛痒的、随意凑合的教育之后,成年人并未成功地走出一条进入世界的自己的道路,而是被遗弃在一旁,并开始意识到这一事实。这时,促进成人教育的要求,变成了时代的症候。
4.如果一切旧有的理念都将在时代的现实面前被击得粉碎,那么,克服当前的状况的尝试,也许注定会失败,但这一努力本身已显示出人类尊严留存。
5.精神散漫于大众之中,渐趋衰亡。知识则为了照顾肤浅的理解力而被理性化到贫乏的程度。
6.以普遍降格的过程显示了大众秩序的特征,它使有教养的阶层渐趋消亡。后者一度是由持续的思想和情感修养造就并被赋予精神创造力。大众很少有闲暇。他们的生活不再扎根于整体。他们不想付出努力。除非有一个具体的可转化为实用价值的目标。他们不懂得耐心等待,而是希望从每一件事中获得即刻的满足。甚至他们的精神生活也只是转瞬即逝的的快乐。
7.人们快速而粗略的阅读。他们要求简洁。但不是那种能形成严肃思考的简洁与精炼。而是那种能迅速提供他们想要知道的内容。简介而这些内容也会同样迅速的被他们遗忘。读者与他的读物之间不再有精神上的交流。
8.人们迅速的厌倦他们也不断追求一切新奇的事物。都被当做正在想求的最重要的知识而备受欢迎,但随即又被因为他们所能提供的只是一时的感官效果。人们充分意识到自己生活在一个正在形成的不再考虑历史的。新世界中他们总是不断的空谈新事物。仿佛新事物只因其实心就必然是有效的。新的思维方式。新的生活观念。新的身体文化。新的客观性。新的经济管理……
【我的思考】
科学内涵的陶冶功能是如何体现的?
一、学科中包含的科学知识渗透和教育
二、学习过程中的科学严谨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的渗透和培养
三、学习活动之中科学精神的渗透和培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