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八、仁义天下(七)

作者: 振鹭于飞及西雍 | 来源:发表于2020-04-01 10:18 被阅读0次

(三十七)

        孟子说:“拥有良好品德的人去教育和熏陶品德不好的人,有才能的人去教育和熏陶没有才能的人。所以人们都喜欢贤能的父兄,如果拥有良好品德的人嫌弃品德不好的人,有才能的人嫌弃没有才能的人,那么,贤能和庸俗之间的差距就不能用分寸计较了。”

                                                                (三十八)

        孟子说:“背地里说别人坏话,因此造成的后患怎么办呢?”

                                                            (三十九)

        孟子说:“孔子不做自己做不到事情。”

                                                                (四十)

        孟子说:“真正有德行的人,说话不一定要句句守信,办事情也不一定要贯彻始终,一切以是否符合义为标准。”

                                                              (四十一)

        孟子说:“真正有德行的人,是不会失去天真和淳朴的。”

                                                                    (四十二)

        孟子说:“侍奉父母算不上什么大事,给他们养老送终才算得上是大事。”

                                                                    (四十三)

        孟子说:“君子要想依靠正确的方法提升自己的修养,就是要靠自己的思考和感悟才能得到。只要是自己的思考,就会牢固,牢固了,就会积蓄很深;积蓄很深,就会运用自如,左右逢源。所以君子应该要经常思考和感悟。”

                                                                    (四十四)

        孟子说:“不管是广博地学习,还是详尽地解说,其实在于融会贯通后才发现知识是极其简约的。”

                                                                  (四十五)

        孟子说:“用善让人服气,是不能让人服气用善来教育和熏陶人,这才让天下人服气。天下人都不服气还能统一天下,我从来都没有听说过。”

                                                                  (四十六)

        孟子说:“空谈是没有什么好处的,出现这种局面,应该由阻碍贤才选用的人承担责任。”

                                                                  (四十七)

        孟子说:“人和禽兽的区别就一点:一般的百姓抛弃它,君子却保存它;舜明白事物的规律,知道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于是按照仁和义的要求去做,而不是用仁和义来做事情。”

                                                                  (四十八)

        孟子说:“大禹讨厌美酒,却喜欢听好的意见;成汤坚持中正,选拔人才却不拘泥常规;周文王看到百姓就不忍心去伤害他们,虽然获得了真理却又好像未曾见到;周武王不轻待身边的近臣,不忘记远方的百姓;周公想要效仿夏商周三代的圣王,以便施行像大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那样的功绩。如果有不符合情况,他就会仰起头沉思很久,白天没有想明白,晚上就接着想。一旦想清楚,他就会坐着等到天亮马上去实行。”

                                                                (四十九)

        孟子说:“圣王的事迹消失以后,《诗》也就没有了。《诗》没有之后,孔子就创作了《春秋》。晋国的叫《乘》,楚国的叫《梼杌》、鲁国的仍叫《春秋》。其实他们都是一样的,所记载的无非就是类似齐桓公、晋文公那样的事迹,所采用的文笔方法也就是一般的方法。孔子却说:‘我在《春秋》里面蕴藏了褒贬善恶的大义。’”

                                                                (五十)

        孔子曾经说过:“君子的风韵,往下传五代以后就会消失;小人的影响,往下传五代以后也会消失。我没有能够做孔子的门徒,我是私下向他的弟子学习的。”

                                                                (五十一)

        孔子曾经也说过:“你可以获取,也可以不获取,获取会对廉洁有损伤;你可以给与,也可以不给于,给与就会对恩惠有损伤;你可以去死,也可以不去死,死就会对勇武有损伤。”

相关文章

  • 六十八、仁义天下(七)

    (三十七) 孟子说:“拥有良好品德的人去教育和熏陶品德不好的人,有才能的人去教育和熏陶没有才能的人。所以人...

  • 仁义取天下

    曹操煮酒论英雄时对刘备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其时诸侯众多,势力雄厚者不乏其人,而刘备身陷京城。手下将领只有关...

  • 原创诗歌 仁义天下

    华夏 仁义 赤子 阿瞒 仲达 曹丕 无言以对月明 唯有空空的思考 天下 哈哈~

  • 七十、仁义天下(十)

    (五十八) 孟子说:“怪不得国君不聪明。天下就算是有容易生长的植物,把它晒一天以后,再冻它十天, 就不会有...

  • 七十、仁义天下(九)

    (五十五) 孟子说:“天下之人所说的本性,无非就是万物固有的道理。固有的道理都是以顺乎自然为根本的。人们之...

  • 八十、仁义天下(十九)

    (一百二十七) 孟子说:“以前孔子离开鲁国的时候,说:‘我们慢慢的走吧’,这是离开祖国的态度。离开齐国的时...

  • 半部《论语》

    仁义礼智信,半部《论语》天下行。

  • 七十七、仁义天下(十六)

    (九十九) 孟子说:“治理好田地,然后减轻税收,就可以使百姓富裕。按照节令安排饮食,按照周礼的规定去消费,...

  • 七十四、仁义天下(十三)

    (七十二) 孟子说:“君子如果不讲信用的话,怎么会有高尚的操守呢?” ...

  • 七十六、仁义天下(十五)

    (九十) 孟子说:“以前舜居住在深山的时候,每天和树木、石头共处,和鹿、猪打交道。他和深山里的其他人不同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六十八、仁义天下(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fgvt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