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5104884/7ebf300dcb9b7ddc.jpg)
随着亲子阅读重要性的日益凸显,我们买来一批又一批绘本,想要和宝宝一起共享阅读的喜悦,脑补着各种美好的画面。然而,这个宝宝先是拿来放嘴巴里啃呀啃,然后撕呀撕,最后跑掉了……似乎没有坐下来听你读绘本的兴致……
不知道是不是很多妈妈在亲子阅读的时候有这样的顾虑:“宝宝没在听没在看哎”“宝宝看一页就跑开了”……
有女儿以后,我也和众多妈妈一样,重视亲子阅读的陪伴。随着女儿一天天长大,我们一起经历了啃咬抓扔,听与不听,看与不看,各种各样的共读形式。我的心路历程也从起初的美好憧憬,到疑惑焦虑,直到最后找到原因。
与宝宝一起读绘本,既是高质量的陪伴,又能培养孩子读书的习惯,这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只是,实践的道路上,我们不经意间成了让宝宝不适的强迫者。
原来低幼宝宝读绘本,是对父母心态和演技的双重考验。
第一,父母心态要平和,全情投入、自己享受。
父母给孩子的教育,最重要的是耳濡目染的环境。爱读书的父母,会把书本的魅力融合在自己的行为当中。孩子受到这样的熏陶,自然会爱上读书。
所以读绘本的时候,重要的是认真读的氛围,而不是刻意追求孩子坐在那里认真地看并且看完,为了读而读。
婴幼儿生来好奇,放一本书在面前,各样的颜色、图案,还能翻的哗哗响,这些本就可以吸引小宝宝的注意力。但是当变成被控制、被强迫的时候,他们很可能不配合。婴幼儿的注意力持续时间很短暂,读一页两页就被别的吸引走,这是正常现象。此时,父母不必硬拽回来,继续读,给小宝宝传递的信息是,读书真的很吸引我,我在用心读。久而久之,宝宝也会被吸引。
读绘本,不是单纯为了读给宝宝听,而是传递这种吸引力。
第二,父母要体验孩子的视角。
父母用心体验孩子的视角,尽可能站在孩子的立场来读绘本。比如,很小的宝宝喜欢看图,那么读绘本的时候可以结合这样的图片进行看图说话,而不是单纯的读文字。再比如,孩子可能对某一个内容非常感兴趣,那么可以针对孩子感兴趣的进行发散思维,而不是强调读完这一本。
父母需要多观察孩子,观察孩子的兴趣点。这就要求父母和孩子有良好的依恋关系。孩子喜欢模仿,更喜欢模仿他们喜欢的人。这也是为什么父母的行为对孩子影响最大,因为孩子深爱父母,乐意模仿父母。
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前期的种子非常重要。古人云“三岁看老”,不无道理。所以,让我们把对孩子教育的重心,从对孩子的各种期望、要求和控制,转移到环境的潜移默化,行为的身体力行。好的氛围,好的行为胜过一万句说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