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总是一片的喧嚣沸腾,时间久了,你会不会感觉不论是在身处城市中还是在置于山野间,似乎都总是无法找回真的自我。家人的面前我是一个孝顺的孩子,闺蜜面前我是一个治愈系的好友,同学之间我是一个随和的玩伴。那么当我有一天面对自己呢,是不是应该活的真实?
很多人一辈子可能都在虚伪的额外表下过活,我想掩饰自己的第二重人格,因为我觉得那不是应该有的样子,也许不是大众的审美,也许不是所谓的道德标准。但黑夜里,我会害怕,怕一生都错过我原有的样子。世界角落里面的你们是不是也是这个样子呢?渴望而又担心?
你看到的星月是那么亮,然而它们终究是没有光芒的;你看到的五颜六色是那么丰富,然而它们终究只是我们定义的;你看到的人们感觉是那么真实,然而又有谁知道他们是否也会这样面对自己呢?
经常和朋友开玩笑的时候说,我以后老了要找个地方放飞自我,我说也许我会有自己的恶趣味吧。她诧异,但是没有反对,她说以后她也要放飞自我。这么多年的闺蜜,我终究没有敢告诉她我的趣味是什么。其实我并没有别人眼里的那么大大咧咧,并没有那么随和,以前看到过一句话“在深夜,独自仰望星空,你落寞的背影是谁的错?”我经常会失眠,因为我觉得有时候自己和这个世界格格不入,我想活的像自己,但是我的约束太多,我没想做违法乱纪的事儿,但是依旧不能展现自己的内心,纠结、痛苦,却不能说。你们也会有这样的感觉吗?
你越深究就越迷茫,转首的时候才发现,你真的就活成了自己讨厌的样子,而且无法逆转。世界很大,却容不下一个我;世界很小,却找不到你想要的。你会将自己的第二种人格置身何处?是独自面对,还是残忍的拒绝呢?
如果别人眼里的我是一杯甜牛奶,那么我想说,我正真喜欢的是很苦很苦的黑咖啡,它是我第二种人格的寄托。每次毫不犹豫的选择它时,我都能够感受到一种安心的依靠。大家说我口味很另类诶,但是我只是笑笑,因为这已经是我在现世中唯一可以释放自我的东西了,味觉上的冲击,让我可以很好的看见自己真实的样子,而不被别人发现异样。最多也就是被理解为口味的差异而已。
歌里唱的“别跟我说,你情缘不死不活,隔着这人海,相濡以沫。”我很喜欢这句话,本来是一首情歌吧,但是总觉得这是我对内心的独白。所谓“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那个人不过是自己罢了。一个是被人眼里的,一是自己心中的。
你说你不爱雨天,却很期待一场淋湿成落汤鸡的机会;你说你不爱烟花柳巷的迷离,可还期望一场擦肩后风雨般的艳遇;你说你不爱夜晚的来临,但还是会在沉沉暮色中辗转暗自兴奋。似乎所有的对立面,都成了每个人内心深处的压抑的东西。你会把它们放在那里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