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利红
柏拉图有一个“洞穴隐喻”。
他说,人的存在犹如被囚禁在洞穴中的囚徒一样,哲学家是挣脱了束缚走到洞外的囚徒,在看到了洞外的光明之后,回到洞中拼命地想告诉自己的同类光明是什么。
可是,在黑暗的洞穴里呆了一辈子的人们,没有人相信哲学家在洞外看到的光明,他们拼命地打击他,排斥他,把他当成异类,还嘲笑他在洞外弄坏了眼睛,看不清洞内的影子。
“洞外的光明”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人生不都是一座钟摆我非常好奇,于是我首先选择了“叔本华”,因为在河大学习时有一位美女教授讲到了叔氏哲学。
哲学家叔本华说:所谓人生,不过是摇摆于痛苦与无聊之间的一座钟摆,或者因欲望的不能满足而痛苦,或者因满足后的空虚而无聊。人的一生,仅此而已。其唯一的救赎,是任谁也不能逃避的死亡,永恒的黑暗。
国学大师王国维信奉叔氏哲学。一九二七年,五十多岁的王国维于昆明湖中自沉,遗书写到:“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大师主动追求死亡,用死亡来解脱一切,正应验了叔氏的那句话:其唯一的救赎,是任谁也不能逃避的死亡,永恒的黑暗。
另一位文学大家沈从文不见得就是叔氏的粉丝,却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叔氏的观点。一九三零年,沈从文与张兆和初次见面,便下定决心这一辈子愿意并且只愿意做张兆和的奴隶。和心中的女神结婚后,沈从文又有了婚外情,与家庭教师高青子暧昧不明。得不到时,痛苦;得到后,又空虚无聊,因而继续寻觅,人生就是在痛苦与无聊间摇摆,真是暗合了叔氏的理论。
人生不都是一座钟摆叔本华自己又是怎么表现呢?
他一方面高唱着禁欲,一方面享受着美酒佳肴,歌妓舞女,有情人,并且还与裁缝妇纠缠不清。
他一方面歌颂着死亡,一方面霍乱来临时,仓皇出逃,一点都不顾及风度。
他一方面看淡名利,一方面又埋怨黑格尔这个“江湖骗子”抢了他的名头。
在他不被认可的时候,他说别人都是愚者;在他晚年终于被认可后,他又说:愚者千虑,终有一得。
……
我们看到的哲学家是一个表里不一,言行矛盾的人。
叔本华的哲学的确像“洞外的光明”,他的行为却更像一个“洞内的俗人”。
很混乱啊!让人无所适从!
尽信书不如无书,哲学家的话对于我而言,我是部分地相信,部分地不信。
人生有时是钟摆,就像沈从文;死亡有时是解脱,就像王国维。
但王国维的做法应予完全否定,沈从文的做法只是人生的一种状态罢了。
人生不都是一座钟摆人生除了痛苦和无聊外必有第三种选择或者更多种选择!人生必有与欲望与痛苦的和解之道!
“一般来说,所有有关功利性的欲望满足,包含有着强烈占有、征服色彩的爱的满足,都不会带给我们太大的快乐,而且停留的时间非常短暂。而所有无关功利性的欲望的满足,足够忘我,而如同进入永恒世界。”这段话说得很有道理。
即使痛苦无边,黑暗无边,快乐与光明短暂,人生的意义还是要不断地去追求这短暂易逝的快乐与光明!
光明的一束,足以撬动黑暗的无尽。
哲学的三个终极命题:我是谁?我从何而来?我向何而去?
我说:我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自己,我从黑暗中来,我向光明中去!即使在黑暗中,我也只是为了汲取力量或者暂时小憩。
作者单位:河南省获嘉县教师进修学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