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16
很感谢你来读我的文字,我深知时间的宝贵,愿我的分享能让你在柔术上少走一些弯路,OSS!
学柔术一段时间之后,你是不是问过你的教练一个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你教的扫技啊,降服技啊,以及一些逃脱技术,明明上课时候我都学会了,可到了实战时候却统统都用不出来!这是怎么回事?”
同样的问题,在我还是柔术小白时也曾问过我的教练,我猜当时我得到的回答跟你现在得到的大同小异:“练得不够呗!”面对这么无法反驳的答案,我当时应该是选择继续屁颠屁颠地训练去了。但现在回想起来,教练的这一回答并不那么科学,甚至有些敷衍。
搞明白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要先明白当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到底是在学什么?
无非是两样东西:1.知识;2.技能。
1+1=2,这个叫知识,它是已经被发现和证明的规律,不需要你通过自身的成功、挫败去验证,然后再恍然大悟得出结论。我们在学校里学的大部分都属于知识。
那什么是技能?技能就是那种你以为你知道,但如果没有亲自做过,就永远不会真正知道的事情。比如游泳,你永远“学”不会游泳,只能靠“习”,得呛了足够的水之后才能掌握。又比如柔术,即使你看过了100小时的视频、听大师讲授了一整年,如果不上垫子,仍旧一辈子“学”不会柔术。
那么,回过头来,你自己就能回答前面的那个问题了。柔术的学习,从比例上来看,极大部分是属于“技能”,所以所谓的“学习柔术”,“习”的部分决定了你是否能掌握这个“技能”。这也就是教练会回答你:“练得不够呗。”的原因。但这答案并不全对,因为柔术也有“知识”的成分。关于“知识”的习得,我曾听过一个终其半生闭门研究,终于重新“发明”了微积分的悲伤故事。如果故事的主人公能在早年上过学,知道高等数学的存在,也就不会发生这样走了一大圈弯路的悲剧。所以你也不必埋头钻研,然后“重新发明Spider Guard”,也不用苦心为“一脚从外侧勾住对手的腿,一手控制对手的脚踝”的技术起名字(因为“德拉”的体系就在那里),因为前人已经为你证明了很多技术的有效性,你要做的就是通过“学”,扩展“知识”少走弯路。通过“习”,将“知识”内化成你的“技术”。
柔术之外,搞清楚你正在学习的事物,是属于“知识”还是“技能”,能为你在选择一个有效的学习策略时,提供极大帮助。如果你想明白为什么是:沟通技能、谈判技能、销售技能,而不是:沟通知识、谈判知识、销售知识。那么你就能比其他人少走很多弯路,而少走弯路就是节约宝贵时间的最好方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