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盐五言六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以散文著称的八位文学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合称三苏)、王安石、曾巩八人。
从中可以看出,李杜不是八大家之一,不是他俩才华不够出众,最关键的原因是他俩擅诗词,不以“散文”著称。
其他六位宋人,三苏为一家。欧阳修是苏轼的贵人,苏轼考进士的卷子就是欧阳修所批阅,欧阳修大加赞赏其文,说苏轼的文字让阅读者激情澎湃。可以说欧阳修就是苏轼的伯乐,当时也称“老师”。
曾巩是欧阳修的得意门生,欧阳修第一次看到苏轼的文章,以为是弟子曾巩所写,为了避嫌,列居第二。曾巩也是王安石的挚友,因为劝谏变法,被调离京师。苏轼给曾巩送行的诗《送曾子固倅越得燕字》,内含讥讽朝廷之意,后来成为“乌台诗案”的罪证之一。
王安石则是苏轼贬谪人生的主要“创始人”。
“王苏交恶”这个课题,据说很多人想研究,但原因至今还是没搞清楚。王安石拒绝起草苏辙的推官任命“制”,苏辙辞官回乡,后苏洵作《辨奸论》攻击王安石。苏洵死后,苏轼苏辙两兄弟到京师任官,反对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在御史台事件中弹劾苏轼,苏轼离开朝廷至杭州任通判。
我直白地理解是:王安石应该是苏轼的克星!哈哈
苏轼才华横溢,当时科举考试的文章可以自由书写,他就畅所欲言,那豪放派的写作特色首屈一指,就如天空中傲娇而自由的鸿雁。这种激愤的文情,是很容易得罪人的。
看不惯的人和事,苏轼必会写文讽刺,从不安分,也不知道收敛。用现在的话来说,他年轻气盛,是一枚纯正的“愤青”。以致对王安石“新法”的一次次反对,最终被陷害,演变成“乌台诗案”,让苏轼遭受了一百三十多天的文字狱,成了当时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回想起来,我跟苏轼的脾气有点相似。年轻时,心里有什么想法,不管是支持的还是反对的,总喜欢说出来表明立场,据理力争。常常在无意间就被误会为“反动分子”,人家嘴里的“岸头颈”,不会变通。因此,也常常得罪人,被领导找谈话挨批评也是常事。好在都是小事儿,上不了大台面,不至于影响我的人生。哈哈……
苏轼的乐观豁达,积极进取,注定了他不会那么容易被打倒。
雪泥鸿爪苏轼写给苏辙的诗词很多很多,他送弟弟辞官回乡时,写了马上赋诗。他自己路过渑池时,看到之前苏辙在壁上的题诗《怀渑池寄子瞻兄》,便写了上面的诗作,称为“和”。这首诗蕴意深远,暗示了兄弟二人怀才不遇的苦闷和乐观面对的态度。
他在寻觅痕迹,虽然是偶然留下的痕迹,虽然留下痕迹的主体(鸿雁)已经不知去向,虽然连痕迹本身也将在时间的流逝中渐渐失去其物质的寄托,但苏轼却能由痕迹引起关于往事的鲜明记忆,与弟弟苏辙共享这份记忆。
人生无常,在这世上留下的痕迹不能长保,但只要有共享回忆的人,便拥有了人世间的温馨。正是苏轼的这种人生观,才让他后来写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词句,与苏辙共勉,可见他旷达的人生情怀。
寂寞沙洲冷苏轼被贬谪到湖北黄州时,上面这首词里又提到了“孤鸿”这个形象,一肚子的幽怨无人理解,自己这“孤鸿”拣尽寒枝不肯随意栖身,现在只能守着寂寞独宿沙洲。于此可见苏轼孤独又清高。
这是继“雪泥鸿爪”后又一人生感悟,表达他对外在环境的抉择。不甘居于“寒枝”,必当百折不挠,开拓进取。
苏轼晚年还有一句提到鸿雁,“春来何处不飞鸿”,等过了漫长的冬季,春天总是会再次来到,那时候飞鸿也终究会回来。
从这些鸿雁的前后变化中,我们能体会到苏轼对自我人生的思考,绝对是矢志不渝,心志不乱。
他独自一人在黄州时,静心读书,钻研古文。他说,一个人要“清明在躬,志气如神”,永远保持理性,正确看待事物,从而做出不违背自己的选择。
是的,能左右你的,永远是你自己,只能是你自己。
如果觉得生活糟糕,不妨静心修炼,豁达对待。机遇永远属于有准备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