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生秘义
01
佛陀住世时,有一位黑氏婆罗门,两手托着两个花瓶,前来供佛。
佛对黑氏婆罗门说:“放下吧!”
婆罗门便将左手托着的花瓶放下。
佛陀又说:“放下吧!”
婆罗门又将右手托着的另一个花瓶放下。
佛陀还是对他说:“放下吧!”
这时,黑氏婆罗门问道:“我已经两手空空,请问您还要我放下什么?”
佛陀说:“我不是让你放下手中的花瓶,我是让你放下六根、六尘和六识。你将它们统统放下,便可超脱生死,永出轮回。”
黑氏婆罗门当下悟到了无生法忍。
处示宗旨
02
菩提达摩祖师到东土时,受到梁武帝的迎请。梁武帝问道:“朕即位以来,造寺写经,度僧不少,有何功德?”
达摩祖师答道:“实无功德。这些只是福德,算不上真正的功德,只能获得人天小果。”
梁武帝问:“如何才是真正的功德?”
祖师答道:“若得根本智慧,清净空寂,圆融无碍,才是真正的功德。真正的功德,不是以世间有为法所能求得的。”
梁武帝又问:“请问圣僧,什么是圣谛第一义?”
祖师并不直接回答,却说:“法界空寂,本来无圣可言,更不必说圣谛了。”
梁武帝不解地问:“现在面对着朕的不是圣人,又是谁呢?”
祖师知其不识禅机,只好摇头说:“不认识。”
断臂求法
03
禅宗二祖慧可禅师,青年时为人豁达豪爽,博览群书,因不满足于儒道易数,四处访贤求道。听说有位天竺来的神僧达摩住在少林寺,便前往拜访。
慧可虽时时伺机参问,但达摩整天面壁禅坐,并不向其开示。慧可只好守候在洞外。
深冬季节,一日,天降大雪,慧可仍然挺立在洞外风雪之中。
达摩祖师问道:“你因何事,久立不去?”
慧可眼里含着泪水说:“只求和尚为我开示无上妙法。”
达摩见多了那些谈玄猎奇,无志实修的知解之徒,对他淡淡地说:“如来无上妙道,非同世俗学问,需要具备能行难行、能忍难忍的毅力,以及坚持不懈、百折不回的恒心,方可学修。贪图小智,无德无义,谄曲轻慢者,不能受持。”
此时,慧可毅然以刀自断左臂,并置于达摩祖师面前,以表决心。
慧可坚定求法的举动终于得到了达摩祖师的认可,达摩祖师便问:“你来求什么呢?”
慧可回答:“我心不安,乞请师父为我安心。”
达摩说:“你把心拿来,我给你安。”
慧可思索半天,回答:“我找来找去,找不到我的心。”
达摩祖师回答:“我为你把心安好了。”
慧可当下大悟。
此后,慧可跟随达摩祖师,朝夕参学修行,长达九年,终于得其心要,继承衣钵,成为禅宗二祖。
法界眷属
04
有位云水僧一路参访,一日来到由一位老妇人管理的庵堂前休息。他问老妇人:“师姑,这座庵堂里除你之外,还有其他的眷属吗?”
老婆婆:“有。”
云水僧:“怎么没有看到呢?”
老婆婆:“喏!山河大地,一草一木,都是我的眷属呀!”
云水僧:“无情不是有情,那些山河草木何曾是师姑的样子?”
老婆婆:“那你看我是甚么样子?”
云水僧:“俗人。”
老婆婆:“你也不是出家人。”
云水僧:“师姑,你可不能混淆佛法。”
老婆婆:“我并没有混淆佛法呀!”
云水僧:“俗人主持庵堂,草木皆成道友,你这样不是在混淆佛法,是什么?”
老婆婆:“法师!你不可那么说,要知道你是男人,我是女人,何曾混淆?”
拜诣真身
05
南塔光涌禅师初参仰山禅师时,仰山问他:“你来做什么?”
光涌答:“来拜见禅师。”
仰山又问:“见到禅师了吗?”
光涌答:“见到了!”
仰山再问:“禅师的样子像不像驴马?”
光涌说:“我看禅师也不像佛!”
仰山继续追问:“既不像佛,那么像什么?”
光涌从容回答:“若有所像,与驴马有何分别?”
仰山大为惊叹,感慨地说:“凡圣两忘,情尽体露。二十年来,我以此试人,无一能解者。请你善加保任!”转自《腾讯佛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