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张老师的朋友圈里,偶然看见了北京市七年级语文期末测试题,心中窃喜,网课上可以和学生一起研究一下下了。
其实,结识北京中考试卷已有多年,真心佩服出题者的语文智慧,京味十足是最大看点。北京文化在整套试题中处处体现,且往往以活动的方式来呈现,情境化学习堪称一流,毫不夸张地说,核心素养的导向清晰明朗,语言、思维、审美、文化的渗透有机交融,生活化和综合性俱有,知识性和人文性俱佳。
以这次试题的一个小题(12题)为契机,终把《狼》的教学引向深入。
用朗读带动理解,是肖培东老师一贯的做法,深以为是语文教学真理,但真正去践行这条教学理念却是难于上青天。怎样读?怎样指导学生读?怎样给学生搭梯子?怎样设置朗读活动?……都是问题。
在教学《狼》这课时,我曾想过且用过一些方法,如讲故事法,一名同学主讲,让其他同学把丢掉的一些“枝叶”渐渐加进去,以丰满狼和屠户的整体形象。因为之前研究过王君老师、徐杰老师、肖培东老师等的做法,他们的教法各俱千秋,可圈可点。但“拿来主义”不是我的初衷,在名师的课上学得“经”,并非是复制粘贴那样简单粗暴,而是去思考他们为何这样设计,依托的理念是什么,理论支架是什么,如果我去上又该如何上出新意等。
那节课效果并非想象的好,有些窝工,有些浪费时间,有些不深入。但过去了就无法重来,也只能如此罢了。只是心里一直有个梗在那横着,碍眼。所以当看到这道题时,真是眼前一亮。
加叹词,真是解读心理一妙招。王君老师讲《老王》时,曾用过这方法,我咋没想到灵活变通用到这课呢?第一小题有了例子做梯子,学生心理就有了“支架”,做第二题就有点水到渠成之感,学生思维的“灵通”着实给了我惊喜。
——我想在开头加上“哈哈”来表现屠户买完肉挣了钱的欢喜。
——我想在“途中两狼”前面加上“啊?”来表现屠户遇到狼的惊讶和恐惧,心绪有了急转弯。
——我想在“骨已尽矣”前面加上“哎!”以表达屠户没有骨头可扔给狼时的悲叹和无奈。
——我想在“顾野有麦场”前面加上“嘿嘿!”以表达发现躲身之处的欣喜。
——我想在“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前加上“咦?”表达屠户内心的疑惑,他们这是表演什么呢?想干嘛啊?
——我想在“目似瞑,意暇甚”的前面加上“啊?”表现屠户内心的疑惑——难道这只狼傻了吗?如果不是傻,它这又是干嘛呢?
——我想在“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前加上“啊!”表现屠户的恍然大悟。
整体梳理一下,屠户的心理起起浮浮,真实又细腻,假如以这样的朗读活动做基础,课后题的扩写就是小菜一碟了啊。
达不到理想的朗读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自身的“智慧”不够,用以上加“叹词”的方法来做朗读活动,效果甚佳!既有趣又有料,何乐而不为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