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与渔

作者: 深思宜写 | 来源:发表于2018-02-22 23:33 被阅读0次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知识如鱼,兴趣如渔。

对于家长来说,强迫孩子学习知识,不如先从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开始。孩子有学习的兴趣了,自然而然的就会主动的学习知识了。由此家长也省心省力,孩子也其乐融融。

若强迫孩子学习,孩子虽然表面上听话来学习,但在内心深处潜意识中会不自觉的酝酿出厌恶学习的种子。而不断的强迫孩子和孩子在强迫下的学习体验,会使厌恶学习的种子生根发芽。在这种强迫下,有得有失,也许孩子会暂时的学到知识(这是得),但孩子学习知识的兴趣会在被强迫的痛苦下消磨殆尽(这是失,可能任何事都有得有失,角度不同,得失也可能不同)。

兴趣始于求知欲,源于好奇心。好奇心是学习知识的第一原动力。在好奇心与兴趣的一点一点的推动下,一个一个的知识点会逐渐的理解和获得,这一个一个的知识点会在求知欲和理解力的引导下联结成一张网,以网到更多的知识之鱼。

同样是学习,为应付压力而学习,不如为学习知识而学习;为学习知识而学习,不如为激发好奇心、填饱求知欲、满足兴趣而学习。

没有兴趣的学习,会让人厌倦和空虚。为学习而学习,会让人麻木和痛苦。

学习知识,不只要知道这是什么,还要探索这是为什么。要思索这是什么模式或形态的知识,可以抽象为什么模式或形态,与其他的知识有什么因果、联系。

学习知识,就像吃饭一样,一次不能吃的太多太饱、也不能太少,要适到好处,适可而止。

每个人的饭量不一样,但饭量再大的也有个极限。一本很有思想价值的书,如果一天看完,这会把大脑撑爆的,或者会消化不良,导致“脑泻”的。这样的书要慢慢的读,一句一句的看与思,就像要一口一口的吃饭一样。当然,其代价是这需要相当的时间、注意力、精力和耐心。

但也不能看的太少,这样思想也会饿的。看的少了,思考的少了,用的时间少了,注意力、思考力和知识的逻辑联系还没有相对完整的建构起来就结束了,会使知识的碎片更加破碎。

知识需要系统化,知识间需要逻辑和联系。每个知识点如鱼,捕获知识需要有紧密的逻辑、联系的系统化之渔网。好网需要好线,好的网口网结;好的知识系统之网,需要相对完善的联系,相对完美的、不自相矛盾、能自恰的逻辑关系。

每个知识点如人体的每个细胞,由每个不同的细胞累积成人体的组织、器官、各系统、直至人体。细胞的活动需要能量,知识的获得需要求知之欲望。

美在于发现,美在于发现美的过程中发现美。获取知识的过程同样能激发兴趣,同样能获取更多其他未知的好处,正如无限的美景不只是在终点,而是在途中。

相关文章

  • 鱼与渔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知识如鱼,兴趣如渔。 对于家长来说,强迫孩子学习知识,不如先从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开始。孩子...

  • 鱼与渔

    鱼与渔 教练的工作是授人以渔。其中的道理,想必大家都明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有人可能会问:如果我还没学会捕...

  • “鱼”与“渔”

    2018年4月13日下午,我们实验小学的8位老师奔赴济南参加了由和美教育研究院主办的全国小学数学观摩研讨会...

  • 鱼与渔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毕竟是俗话,听多了也就不在意了,可是今天我在回想过去的一天,回想一下今天的收获的时...

  • 鱼与渔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句话明确的告诉我们:给别人鱼,不如教他捞鱼的方法。同样的道理:当我们的孩子可以独立的...

  • 鱼与渔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字表意就是给他一条鱼不如教给他捕鱼的方法。初入三月的小石臼们,对未知的知识充满好奇,也都...

  • 渔与鱼

    匆忙走过几十冬,路遇风景各不同。 子夜思量梦想路,黎明时分再出征。 雷厉风行我本性,硬汉人生也柔情。 无奈前路无坦...

  • 鱼与渔

    常言道, 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以渔, 可是如今却发现, 与其受人与鱼不如置之不理, 并非冷血无情, 而是总有那么些人,...

  • 渔与鱼

    “老子都快活不起了,你还在买奢侈品,气我吧!”“来来来,我家有肉吃!”“肉也是奢侈品!”“对,都是岁月慢慢堆积的,...

  • 渔与鱼

    渔人拿个钩垂钓,在钩上挂些许饵,水中鱼儿打机灵,毫不犹豫奔上前。 渔人开心收鱼竿,提着半工夫收获,边晃着唱着回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鱼与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dltx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