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讨讯——流传在老桐城的习俗

讨讯——流传在老桐城的习俗

作者: 山乡之恋 | 来源:发表于2020-09-19 08:47 被阅读0次

                      作者:钱闻萍

        农历八月的故乡,景色十分的迷人。深蓝色的天际,悠闲地飘浮着一朵朵淡淡的白云,阳光直射大地,在绵绵的秋风里,已经失去了炎暑的火热,凉爽宜人。大地也好像一位如花似玉的姑娘,一晃,变成了稳实高雅的少妇人,换上了一身金黄色的旗袍,美丽端庄。村子里的桂花开了,开得是那么地热情奔放,尽情地把那一抹抹浓烈的清香释放十里之遥,似年轻貌美的少妇散发的体香。

        初一,是我们预定好的要到远在省城合肥女儿家讨讯的喜日。女儿是去年腊月与女婿喜结连理的,身怀六甲即将分娩,遵循故乡古老的祖训,女儿在怀孕分娩前一个月,娘家就要派人去女儿家讨要分娩的日子,俗称讨讯。

        在我们老桐城一带,讨讯是很讲究的。女儿结婚怀孕后,娘家就要开始为未来的外孙或外孙女儿准备衣被了。女儿的母亲是最辛苦的,首先要选择上等的棉花做两床小人被子。一床大点的,是放在木制的窠桶里供婴儿睡觉用,要厚实,一般做成三尺半见方,保暖性能好。一床小点,是用来包裹婴儿走动用的,一般做成三尺见方即可。还要手工编织一根长约6尺、宽一寸的打包带,带子是用红线打底,白线或者黄、绿色等线织成“萬、寿

、牡丹花"之类的图案,意为孩子长命百岁,富贵吉祥。

        做好了窠被,就要给婴儿做生布衣了。传说一个人的一生要穿三次生布衣,第一次是出生时穿的生布衣,俗称小毛衣,是由外婆外公提供;第二次是结婚时穿的衣服,由自己的父母提供;最后一次是寿终时穿的衣服,由子女提供。生布衣首次穿之前是不能过水浆洗的。

        小毛衣由衬衣、单衣、夹衣(衣面和内胆合成)棉絮衣组成,每款衣做两套,以便一洗一换,均为纯棉质制作。夹衣的面子是由各种颜色的小边角布料,由未来的外婆在上百户人家讨要而来,剪成小三角形拼接成一块大面料裁剪而成,也叫百纳衣,意为孩儿将来有百家饭吃,能过上好日子。

        红兜包呈三角形,一般兜包胸前要做个锁形口袋,上面用各种颜色的金丝线绣上龙、虎、麒麟等动物的图标,鞋帽上也要绣上这类栩栩如生的图标,取意虎头虎脑、身强力壮、吉祥顺利。

        做完衣被,选择女儿分娩前的农历月初一讨讯,喻意婴儿长大成人能事事争做第一。用装稻谷用的稻箩,一只装满衣被,一只装上公、母鸡,鸡头上染上红色,稻箩口上放一只筛子,筛子上面也放些小毛衣,小毛衣里还要零星的放些甜点和米糕之类的食物,寓意孩子是个经过筛选出来的人上人,长大后有出息,日后生活甜甜蜜蜜、红红火火的。

        讨讯人一般是女儿的母亲带上女儿的哥哥或者弟弟一同前往,吉意儿女双全。

        女儿分娩后,女婿的家里人就要在家准备些鸡蛋煮熟并染成红色,叫喜蛋,一般取双数,带上喜茶、糖果,如二斤猪肉,二斤面条等去娘家分别向长辈报喜讯,娘家人在得到喜讯后,才能去女儿家送祝面,祝面是自己加工的米面和自家养的老母鸡、红糖等组成,是提供给女儿做月子食用的营养品。面条一定要米粉面条,不能用麦粉,说是米粉面养胃,老母鸡温性,营养价值高,红糖除湿气。娘家人见到新生儿还要送些见面礼金钱,礼金钱也很讲究,无论数额多少,不能包整钱,要元角分都有,意为圆圆满满,长长久久。

        中国五千年古老的文化,灿烂辉煌,源远流长。出门三五里,各地一乡风。虽然各地有各地的习俗,各地有各地的说法,但那伟岸博大慈祥!的母爱是一样的。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急剧提高,一些流传已久的风俗习惯,渐渐消失在人们现代意识形态的长河里,消失在人们的视野里,但在我们老桐城一代的农村,一些古老的习俗,依然默默地在传承和遵循着……

相关文章

  • 讨讯——流传在老桐城的习俗

    作者:钱闻萍 农历八月的故乡,景色十分的迷人。深蓝色的天际,悠闲地飘浮着一朵朵淡淡...

  • 六尺巷的宽度

    来到文都桐城,不能不看六尺巷。六尺巷很小,名气却很大。 关于六尺巷,在桐城地区流传这样一段佳话。 ...

  • 桐瞽者说(六)•读书和养猪

    桐城有一句流传甚广的俗话:穷不丢书,富不丢猪,这话在坊间乡里妇孺皆知,几乎可以算作桐城人共同的祖训。“穷不...

  • 老桐城的气质

    【1】徐河的水清 小时候,家在徐河。徐河是畈区,田与田之间,路与路之间镶着许多大大小小的沟渠。沟里流水汩汩,清澈见...

  • 桐城八景

    今天看桐城李国春老师编写的桐城八景新咏,心有感慨,曾经那流传着美丽传说的桐城八景,到如今可能很难有她们那年那月的一...

  • 婆媳塘的传说一新解

    桐城有句流传已久的歇后语:婆媳塘的水——清浑照人心。这句话里包含着一个在民间传说的故事。 在桐城市城南七里的魏家嘴...

  • 做事一定要找厚道的人

    01 在中国古代,流传着一个“六尺巷”的故事: 清朝康熙年间,桐城人张英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邻居是桐城另一...

  • 习俗

    在农村的老家有很多习俗,过节的习俗,结婚的习俗,祭祖的习俗等等! 这些习俗都是从老祖宗那里一代一代流传下来的,老人...

  • 这种“习俗”也配流传?

    09年底因为感冒住了一段时间院,而在这段时间也见识了来自各处的病友,不得不说医院这地方还“挺受欢迎的”,正因为床位...

  • 老桐城也有杨家将

    【1】始祖杨兴武 在公元1403年的一场宫廷斗争中,明成祖朱棣(当时的燕王)从他的侄子建文帝手中,如愿以偿地夺取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讨讯——流传在老桐城的习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dmsy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