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媳塘的传说一新解

作者: 桐州一皓 | 来源:发表于2020-06-07 22:24 被阅读0次

桐城有句流传已久的歇后语:婆媳塘的水——清浑照人心。这句话里包含着一个在民间传说的故事。

在桐城市城南七里的魏家嘴,古人称为七里头(现属文昌街道交通村)。本有两口连在一起的水塘,人称婆媳塘。

这两口塘的水面很宽广,它的与众不同在于,婆塘里的水居上但终年水色浑浊。媳塘在下,水面却四季清澈见底。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反常的现象,这里是有个故事的:

相传很久以前,这两口塘的水色也是遇洪则浊,见晴则清,与别的池塘并无二致。后因一家婆媳相继投塘自尽,塘水才出现了一清一浊,泾渭分明的现象。

塘边有户人家,婆媳都是孀妇,媳妇为一教书先生之女,文静端庄,勤劳贤惠,婆婆虽人到中年却颇有姿色,生来风骚懒惰。

一天婆婆与一野汉偷情,被媳妇冲散。婆婆见丑事败露,遂怀恨在心,偷来媳妇绣花手帕塞于野汉,放出谣言说媳妇偷汉子。

媳妇找来户宗评理,那户宗却是个昏庸之辈,不听媳妇诉说,反而给她加上了“不贞”、“不孝”两项罪名,媳妇无端受辱,哪能受得了这个平白之冤。

媳妇走出家门,面对围观的乡亲,指着身边的一口塘说:“奴家的冤屈只有它最清楚,奴死后如果塘水由浊变清,将证明奴家清白之身。”说完纵身跳入塘中,乡亲欲救已迟。

果然不到一柱香工夫,塘水渐渐清澈见底,媳妇塘由此得名。

婆婆从此被乡邻骂得轻易不敢出门,那些野汉子也不敢再登她家的门,她觉得活着比死还要难受。

于是婆婆来到另一口塘边,祈祷上天保佑她死后塘水也变清澈。可它沉入的那口塘反而变得更加混浊,人们都说这是老妖婆做的孽,人死了还污染了池塘,这口塘被称为婆塘。

因为两口池塘水面相连,后来就通称为婆媳塘。

这个民间传说故事,背后暗含的寓意是“清者自清,浊者自浊”。

今年有幸跟当地丁屋的一个朋友在婆媳塘上走了一圈,说塘上,是因为塘已经被填埋的差不多了,大片水面早已不见了踪迹。

朋友介绍说,以前的婆媳塘占地面积比较大,公路也没有现在这样的宽阔,塘的水面一直抵近公路边的。

现在靠近农田那边尚存着一溜不宽的水面,水中尚能看见菖蒲莲藕一类的植物残叶,水面跟农田之间那条弯曲的田埂就是以前的婆媳塘的塘梗,高度只是比水田略高一些,符合乡村实情。

池塘的水面本来是挨着公路边的,沿着国道连片盖的商业楼房占用了一部分,塘的后半部分能看见一些种满作物蔬菜的旱地,和成片的荒草。

走到这条塘埂边,再往公路边一望,哦,古老的婆媳塘占地面积真的很壮观的。

从媳妇塘的地界往婆塘走的路上,并没有规则的路径可寻。我们只是从楼房的屋后随意找了一条小径,脚下就是人家的菜地,这些菜地据说是盖房的时候挖出的泥土经人工整理而成的。

再往前走,脚下时而能看见一些或大或小的水坑,夹杂在菜地的中间,偶尔有一棵长在水坑边的杨柳,叶梢已经生出了新绿。

杨柳长在菜地的边缘,树龄能看出来不是很久。无心的插柳, 却渐渐达到了绿荫如盖,这棵树的主人想必也是一个有情怀之人。

我们经过的塘中央,看见一个较高的土堆,但不是菜地,上面没有种植任何的作物。

朋友说,这也是塘底挖出的土层,因为都是砂质,没有任何种植的用途,只能堆在那里,也没人去理会它。

原来这些水底土层结构的不同才是造成水质有清混之分的原因,这是经过专家考证的。

上游(婆塘)的水底土质为黄土为主,所以水质不易沉淀,是造成常年浑浊的原因。

而下游的媳妇塘,后来也叫做清水池。水底结构是以砂石岩层为主的,当水流经媳妇塘的时候,慢慢的就被砂石沉淀,自然变得清澈了。

婆媳塘的传说反映了人们的一个善良愿望,是人们对于善恶美丑的一个界限标准,已经无需再去探究孰是孰非了。

绕过土堆,婆塘这边也是菜地与水面和谐共处,水中菖蒲和莲藕的残叶在风中摇动,水中能变出菜地来,本身就是个奇迹。

曾经,不是本地的人们对于婆媳塘的位置都有个误解,我也是这样。

在临近城关的安合路东边有口较大的水塘,水塘中心有个很奇怪的土墩,上面长有长绿的树木,因其独特,总是会引起过路人的侧目。后来随着婆媳塘知名度的增大,人们纷纷认为这口水塘就是婆媳塘。

实际上,这口水塘叫墩塘,它的南边是清朝桐城籍官员太常寺卿程芳朝晚年归里后的府邸遗址所在。

此塘面积较大,南北各有一个土墩,北墩面积比南墩大三倍。据传北墩上面建有凉亭,是供程芳朝夏日读书和其家人夏日纳凉的去处。因年代久远,凉亭已消失无踪。

随着时间的推移,土墩水土的流失,北墩只剩下了不大的一块地界。近几年来,水里新建的楼房已经挡住了它的身影,塘的面积呀弟弟缩小了。楼房与土墩之间尚余不宽的水,南墩已与安合路相连在一起了,有一条新修的水泥路通向东边的村庄。

外人已经无从知晓婆媳塘的所在了,因为连误解的婆媳塘也都看不见了。

只有一个公交站的站牌上写着婆媳塘三个字,而不是本地的地名。看样子婆媳塘这几个字还是值得怀念的。

参考资料:  《桐城掌故菁华》

                     《桐城文化志》

                     《桐城民俗风情图典》

相关文章

  • 婆媳塘的传说一新解

    桐城有句流传已久的歇后语:婆媳塘的水——清浑照人心。这句话里包含着一个在民间传说的故事。 在桐城市城南七里的魏家嘴...

  • 犀牛塘的传说

    犀牛塘在我的家乡,是一片水塘。犀牛并不是明胜古迹,但是美景实令人心旷神怡。传说圣婆在桐林的圣德安家落户后,稀奇的好...

  • 石塘的传说

    在浙南沿海大渔湾最里端的陆海交接处,横亘着一条世上罕见的天然鹅卵石大海塘,它着然将陆地与海洋各置一方,西东相安。其...

  • 《将军塘的传说》

    沿垇村竹山自然村,现地区粮油公司院内有一口塘名叫将军塘。名叫将军塘,是不是觉得有些奇怪,是不是因为这个地方常出威震...

  • [快板•渔鼓]三人吹牛

    合:说砖塘,道砖塘。我们都是砖塘人,要为家乡把名扬。别的暂且待后讲,先说砖塘名字源流长。 甲:传说汉代一高僧,火砖...

  • 临沧勐库东半山茶—正气塘

    临沧正气塘— 正气塘古茶树 正气塘村过去叫瘴气塘,传说几百年前此地有个水塘,水中藏有一大莽。天阴时那大莽常吐...

  • 《封神演义》中关于陈塘关位置的几种说法,到底哪种才是正确的呢?

    一、关于陈塘关位置的说法 1.位于天津市。传说中是哪吒出生的地方,毗邻东海,原型是天津河西区陈塘庄街和陈塘交界处,...

  • 最新最全│2018年全国高考语文作文题目汇编

    韩军新解百年《孔乙己》 韩军新解杨绛的 《老王》 韩军新解话剧《雷雨》 韩军新解朱自清《背影》 2018高考语文作...

  • 传说中的婆媳关系

    1. 2018.4.14,婆婆来与我们同住的第一天。 看了装修,她提了很多意见,不理解我们的一些想法。 去了橘子洲...

  • 泥巴屋-传说砖塘古迹

    一座泥巴屋,瓦砖均尽无。 然凭风雨骤,经久得名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婆媳塘的传说一新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kfvo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