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中国人较为禁忌的话题。而英国作者玛丽安·库茨,用并不冷静的文字,在这本《练习告别》中,巨细无遗地描述了她的丈夫如何死去的过程。她像是经历了漫长的刑罚,读者在那一片残酷中,动容到哭泣。
玛丽安的丈夫查出癌症,在他们儿子只有8个月的时候,无限的可供幻想的未来瞬间被死亡扼住,他们丢失了前路,也断了后路。没有选择的,只能适应,而适应这个词儿,听起来既像祝福,又像诅咒。整个家庭要适应癌症,谈何容易。
在玛丽安的叙述里,充满了无法适应的痛苦。她从对事业怀揣雄心壮志的女人,到把雄心转移到私人领域,从此只一个目标:让我们家保持活力,继续成长下去。她的工作变得只有三件事:第一不要让丈夫崩溃,第二不要让儿子崩溃,第三不要让自己崩溃。
与癌症相伴两年多时间,玛丽安目标不变,日常活动不变,给人的印象就是一切还能挺住。但她越来越歇斯底里,爱发脾气,儿子害怕她的无名怒火,她为自己感到失望。她正在适应,没有崩溃,无论如何,也回不到从前了。这是癌症病人的亲人所需要承担的改变,爱可以让人抗住所有的艰难险阻,却无法压制在无望人生中,对命运发出的歇斯底里的咆哮。饶是如此,她依然不忍错过生活中每一刻的变化。
玛丽安在书里,写下了家庭生活的所有细枝末节:看雪、学车、游泳、旅行,她回忆和丈夫一起走过的林荫小道;她记录下儿子的咿呀学语、蹒跚学步,骑在爸爸肩头的咯咯大笑,睡在爸爸双腿间的幸福恬静;她记下一家人经历过的大量的零碎片段,包括疯狂、绝望、怒吼、以及常常徘徊在崩溃边缘的强烈情绪都写进了书。
但这样的文字,仿佛是在一地破碎的玻璃屑中试图用优美的脚步翩翩起舞,作者希望把她的生活状态尽力展现得体面好看,于是她把温馨与爱,幸福与美满一遍遍描画,可是伤口长在她心里,任何刺激都可以瞬间崩坏。所有细碎事儿,全都藏着细密的伤痕。
不明白作者是用怎样的勇气回忆并写出这件事情,她亲眼目睹了疾病与健康之间的脆弱边界,身上的防御放下又捡起,期待和落空反反复复,到最后眼睁睁看着,疾病如何剥削那个以组织精准语言为才能的丈夫的语言功能,死亡如何不紧不慢地吞噬掉一个家庭最强支柱。
如果说这本书体现出了更大的现实意义,那里面所呈现的一个癌症家庭的负担,便是多数癌症家庭所背负的负担。我们不止看到癌症对精神上造成的巨大冲击,还有昂贵的医疗费和大量人力付出的现实情境,以玛丽安亲身经验来说,那些对没有实际作用的嘘寒问暖重复阐述的困难,实则是剥开伤口的行为,或者孩子出现的一些特别的行为,亦是在此种家庭环境成长下爱与照看缺失的表现,这些都是癌症家庭后遗症,很好地展现出特殊家庭面临的真实处境。
也许当我们一本正经旁观着谈论绝症和死亡的时候,更容易思考“面对亲人的绝症,我们该怎么做?”是让他活在这生的炼狱里煎熬,还是让他安静地到再也没有痛苦的“天堂”里去呢?理性又智慧的回答已经有一箩筐,而这个故事摒弃了理性与智慧,它比较笨,没有妙笔生花,没有巧妙度过人生的办法,不过是实实在在地把一个妻子遇到了癌症的丈夫和幼小的孩子,她需要怎么做,她只能怎么做,她的挣扎、她的不易、她的悲愤、她的咆哮全部揭了出来。她们一家没有逃避事故现场,没有对这场已经定局的意外事件心存侥幸,他们治疗、担负,最大程度保持现在的状态,“去生活,在一起,就够了。”
或许这本书呈现的状态才是身边癌症家庭的常态,精明地权衡生死问题并不是他们能做到的事情。他们勇敢地活下去,努力维持残缺的现状,不论快乐或不快乐,乐观或者痛苦,都只是想要延长时间,和妻子、孩子、父母、朋友和美味的食物,在一起,去生活。
然后,你就会发现,癌症比以前更可怕了,它剥夺的不仅是生命,还有你爱与被爱的所有权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