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个之前的学生联系到我,说想要跟我讨论关于一个竞赛是否继续参加的问题,他写的很真诚,但是我给他第一时间是回复他并没办法取消,原因是参赛规则决定的,他们一个团队,少了它,全团队的人都不能参赛了。紧接着,我问他他是不是遇到了什么准备上的困难,他跟我说确实是这段时间荒废了很久,自己也对这个比赛没有上心准备,怕考不好。听了他的娓娓道来,我瞬间觉得,我一开始就去否定他的想法,是一件情商非常低的事情,非常后悔,虽然我后续给了他详细的建议,安抚了他,也给了他很大的鼓励,但我觉得,如果我第一时间就给他一个肯定,是不是比直接把无法退赛这件事情告知与他,会处理的更好。
我很感谢这位同学,他在我告诉他他没办法退赛这件事情后,还能跟我敞开心扉说说他自己的想法,让我意识到了我自己的不足。我想,他这个小孩,在之后的人生道路上应该也更加有抗压性,但是作为他的导师,我却没能第一时间察觉,他其实要的,只是一个鼓励,而不是一个当头棒喝。
跟学生们打交道多了,越来越感觉在我之前的人生里,经常是带着经验主义去处理事情,而为了达到更高效的方式,忽略了其他人的感受,这个度,我永远都需要继续学习。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我想也有一层深意,当你局限在自我认知里的时候,会变得更加斤斤计较,自己的是非对错观念,总是想要赋予他人,希望他人能跟自己站在同样的立场上,党同伐异。然而,世界的运转永远不是围绕着个人的,如果局限在自我的小世界里,自我成长也会受到很大的束缚和局限。如果我们能够学会换个角度看问题,学会求同存异,我们对世界规律的理解,会更加深刻一些吧。(这一段,其实是联系到最近的网络事件有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