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丝竹之音——节选自《闲情偶寄》

丝竹之音——节选自《闲情偶寄》

作者: 素琴雅韵 | 来源:发表于2022-02-18 22:01 被阅读0次

(清)李渔

丝竹之音,推琴为首。古乐相传至今,其已变而未尽变者,独此一种,余皆末世之音也。妇人学此,可以变化性情,欲置温柔乡,不可无此陶熔之具。然此种声音,学之最难,听之亦最不易。凡令姬妾学此者,当先自问其能弹与否。主人知音,始可令琴瑟在御,不则弹者铿然,听者茫然,强束官骸以俟其阙,是非悦耳之音,乃苦人之具也,习之何为?

凡人买姬置妾,总为自娱。己所悦者,导之使习;己所不悦,戒令勿为,是真能自娱者也。尝见富贵之人,听惯弋阳、四平等腔,极嫌昆调之冷,然因世人雅重昆调,强令歌童习之,每听一曲,攒眉许久,坐客亦代为苦难,此皆不善自娱者也。

予生平有三癖,皆世人共好而我独不好者:一为果中之橄榄,一为馔中之海参,一为衣中之茧绸。此三物者,人以食我,我亦食之;人以衣我,我亦衣之;然未尝自沽而食,自购而衣,因不知其精美之所在也。谚云:“村人吃橄榄,不知回味”,予真海内之村人也。因论习琴,而谬谈至此,诚为饶舌。

人问:主人善琴,然则教歌舞者,亦必主人善歌善舞而后教乎?须眉丈夫之工此者,有几人乎?曰:不然。歌舞难精而易晓,闻其声音婉转,睹见体态之轻盈,不必知音始能领略,坐中席上,主客皆然,所谓雅俗共赏者是也。琴音易响而难明,非身习者不知,惟善弹者能听,伯牙不遇子期,相如不得文君,尽日挥弦,总成废鼓。

吾观今世之为琴,善弹者多,能听者少;延名师教美妾者尽多,果能以此行乐,不愧文君、相如之名者绝少。务实不务名,此予立言之意也。若使主人善操,则当舍诸技而专务丝桐。“妻子好合,如鼓琴瑟。”“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琴瑟非他,胶漆男女,而使之合一;联络情意,而使之不分者也。花前月下,美景良辰,值水阁之生凉,遇绣窗之无事,或夫唱而妻和,或女操而男听,或两声齐发,韵不参差,无论身当其境者俨若神仙,即画成一幅合操图,亦足令观者消魂,而知音男妇之生妒也。

丝音自蕉桐而外,女子宜学者,又有琵琶、弦索、提琴之三种。琵琶极妙,惜今时不尚,善弹者少,然弦索之音实足以代之。

弦索之形,较琵琶为瘦小,与女郎之纤体最宜。教习家,其于声音之道,能不大谬于官商者,首推弦索,时曲次之,戏曲又时,便以取舍得失为心,虑其调高和寡,只求为下里巴人,不愿作阳春白雪,故造到五七分即止耳。

提琴较之弦索,形愈小而声愈清,度清曲者必不可少。提琴之音,即绝妙美人之音也。春容柔媚,婉转断续,无一不肖。即使清曲不度,只令善歌二人,一吹洞箫,一拽提琴,暗谱悠扬之曲,使隔花间柳者听之,俨然一绝代佳人,不觉动怜香惜玉之思也。

丝音之最易学者,莫过于提琴,事半功倍,悦耳娱神。吾不能不德创始之人,令若辈尸而视之也。

竹音之宜于闺阁者,惟洞箫一种。笛可暂而不可常。至笙、管二物,则与诸乐并陈,不得已而偶然一弄,非绣窗所应有也。

盖妇人奏技,与男子不同,男子所重在声,妇人所重在容:吹笙按管之时,声则可听,而容不耐看,以其气塞而腮胀也,花容月貌为之改观,是以不应使习。

妇人吹箫,非只容颜不改,且能愈增娇媚。何也?按风作调,玉箫为之愈尖;簇口为声,朱唇因而越小。画美人者,常作吹箫图,以其易于见好也。或箫或笛,如使二女并吹,其为声也倍清,其为态也更显,焚香啜茗而领略之,皆能使身不在人间世也。

吹箫品笛之人,臂上不可无钏。钏又勿使太宽,宽则藏于袖中,不得见矣。

相关文章

  • 丝竹之音——节选自《闲情偶寄》

    (清)李渔 丝竹之音,推琴为首。古乐相传至今,其已变而未尽变者,独此一种,余皆末世之音也。妇人学此,可以变化性情,...

  • 闲情偶寄

    一直觉得自己是个非常幸运和幸福的女子,从小被家人宠到大,不管是爸爸妈妈还是弟弟妹妹。 最近老妈回来了,又回...

  • 闲情偶寄

  • 闲情偶寄

    有人认为井盖象征着陷阱,觉得新人从上面经过会意味着“失财、失福”,因此用红纸盖上图个吉利;贴喜字和贴井盖要同时进行...

  • 闲情偶寄

    读书虽然可以使人有知识,但不一定能使人有胸怀;虽能使人知荣辱,但不一定使人有勇气,也不一定使人有骨气。 ​​​

  • 闲情偶寄

    当初汉字简化时,什么人能想到六十年后的中国,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和事竟然被不幸而言中?!这是巧合还是......? 漢...

  • 闲情偶寄

  • 闲情偶寄

    盛夏时光,坐在老家屋檐下吹着夏日难得的凉风。 墙上串串青色的葡萄挂满斑驳的墙面, 院中繁茂的石榴树上挂着累累的小灯...

  • 闲情偶寄

    没有安排的悠闲周末。晨起,例行公事的期中家长会后,酣畅的午睡缓解了一周的案头疲劳。来到天台乘凉,一周的时间,小菜苗...

  • 闲情偶寄

    人不会永远在一个水域,有人留在溪流小河,有人停在湖泊浅滩,而有的人,注定要去大江大海, 一直不明白一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丝竹之音——节选自《闲情偶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dqul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