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好地爱?

作者: 小喜圆 | 来源:发表于2022-02-18 22:02 被阅读0次

    情人节刚过,但爱情不止于此。

    如何更好地爱?

    大师们有着自己的见解。


    理想主义的爱情,值得追求吗?

    复旦大学的梁永安教授是文学博士出身,但真正让他出圈的是2017年的一次演讲,演讲的题目是《单身的黄金时代面对爱情》。按梁永安的说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单身的黄金时代。”

    演讲过后,梁永安在B站开设了账号,甚至参加了一档相亲节目做嘉宾,迅速赢得了当下社会“爱情导师”的名号。

    问:在现实生活中,不被世俗、彩礼钱这些东西给困住似乎很难做到。当下社会,追求纯粹的爱情是过于理想化的表现么?爱情,是一种理想主义吗?

    梁永安表示:

    理想主义是指去追求当下社会没有条件实现的东西,比如明代的人没有我们现在的航天技术,把火药绑在自己身上来完成一飞冲天的梦想,那是叫做理想主义。

    但是我们今天爱情的实现,是真实可以发生的。我们很多人对于爱情,正因为缺乏这种勇气,这种真正对它的信心,就有点儿回避。

    爱情一个精神状态的东西,是一种连接彼此的情感关系,并非需要花大钱,非要满足什么丰富的条件才能实现。

    很多人对爱情的逃避,其实是对自己可能性的放弃,把自己生活里精神的一面,情感的一面、价值的一面放得不够高,觉得我过一个平淡的生活也可以。

    其实就是逃避了自己,回避了自己能够实现的东西。

    爱情本身是我们现在生活的一个应有之意啊。那些把爱情说成理想主义的人,那才是真正的虚无主义。


    爱情的条件?

    1923 年,离现在将近 100 年,北大哲学系教授张竞生在《晨报副刊》发表了自己的爱情四项定则,引发了一场爱情观的大讨论:

    一、爱情是有条件的。这些条件包括感情、人格、才能、名誉、财产等项。条件愈完全,爱情愈浓厚。

    二、爱情是可比较的。爱情既是有条件的,所以同时就是可比较的东西。以组合爱情条件的多少和浓薄作为择偶标准,是人类心理中的必然定则。

    三、爱情是可以变迁的。有比较自然有选择,有选择自然希望善益求善,所以爱情是变迁的,不是凝固不变的。

    四、夫妻为朋友的一种。夫妻的关系与朋友的交好有相似的性质,不同之处是夫妻比密切的朋友更加密切,所以夫妻的爱情应比浓厚的友情更加浓厚,夫妻若无浓厚的爱情,就不免于离散。


    爱情的时机?

    问:迫切想要进入一段恋爱,为什么?

    成年人最想谈恋爱的时候,大概是自我意识丧失最严重的时候,总想在别人身上寻求某些自我变革的催化剂。

    这功能类似于买过不看的书,或者冲动消费购下的衣服,总觉得有了它,生活会变得不一样,然而,你并没有那么容易为了一个姑娘/男人彻底洗心革面。你还是你,爱,不爱,或者死了都要爱,都不影响你变成更好或更差的人。

    同时,自我意识缺失的人也很难成为一个好的伴侣,因为ta对自身的需求也不甚了解。当一个人不具备经营关系的能力时,要么放弃寻找关系,要么通过频繁地更换伴侣来解决问题。

    这好比一个打游戏的人通过不断的重新开局来规避中后期的困难。也有人深入局中,却不断卷入相同的关系模式承受相同的伤害。

    感情受挫的人们常常做简单归因,归因于关系不可靠,归因于他人不可靠,事实上人们有限且有偏误的经验根本不足以说明关系的本质,但每个人都善于总结一些对于自己来说是终极领悟的东西,然后又进入相同的剧本,替自我作证。

    那么如何突破呢?

    首先可以去了解自己对于关系的期待。你在情感上需要什么,看重什么?是战友般相互扶持,还是知己般的精神共鸣,还是像一起玩耍的伙伴?什么样的人让自己在不考虑性别的时候依然愿意呆在一起,依然觉得有趣?一个人在关系初期的魅力常常是具有粉饰性的,长久的吸引始终关乎于自己在平常生活中的真实需要。

    牢记,不要为了给自己“补缺”而决定跟别人结婚,去面对你自己的人生课题,去承担你自己的责任,去在社会上找一个位置。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更好地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kqul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