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的前期准备
![](https://img.haomeiwen.com/i152200/3cafb9b0ee92e259.jpg)
最近开始着手自己的第一篇论文,虽然动笔之前已经阅读了大量的文献,搭建了写作框架。但真的开始动笔仍然感觉很难讲好一个故事。深感写作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勤加练习,所以以后在这里每天写一些琐碎的想法。
今天就简单介绍下我的科研之路的开始。说实话举着科研的大旗心里很虚。
很俗的讲,作为一名小硕,而且是研二的小硕。科研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论文。所以很多工作都是围绕论文展开的。要想写首先还是要读的。但是读哪些文章呢?导师肯定会有推荐。我要讲的是首先要对研究领域内的期刊有一个宏观的认知,这也解决了论文往哪里投的问题。
期刊整理
国内的期刊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后两种一般统称为中文核心。就我们学校对论文的定义CSCD质量最高,在各种奖助评定中加分最多。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简称CSCD(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 -
中文核心期刊目录
即北大核心 -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简称CSSCI(Chinese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又称南大核心
我对交通规划领域内的部分期刊做了整理形成了交通规划领域期刊介绍
整理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了解领域内质量高的期刊有哪些,搜集文献的时候有一个方向。另外也可以提前关注下这些期刊的收稿的要求以及录用见刊的周期。
文章
文章选择上还是根据课题组的研究方向,当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只想讲一点,其实英文文献读起来没有想象的那么难,只要能认认真真地啃完第一篇之后就会感觉行云流水,因为科研文献的用词以及语法结构都很简单。阅读过程中当然还会遇到生词,但相比于中文文献英文文章会把一件事情讲的很详细。这一点还需要自己体会。
关于文献管理,我没有用文献管理软件,刚开始是不会用,后来用了Mendeley,对我的效率提升并不大,当然也可能是我用的不好。不过最近听到喻丰老师的一句话“顺便说一句,我从来不用文献管理软件,因为这也会导致时间精力的舍本逐末,我经常跟同事说,我连看的文献放哪儿是什么还记不住我还做什么学术。”实际中的确是这样,就一篇小论文而言,看30篇左右文献吧,放在一个文件夹里应该不会很乱的 。这里建议采用年份-文章标题的命名方法。
下面介绍阅读方法。
- 不要拿到一篇文章就准备去通读全文,这样的结果往往是看完一页就放弃了。刚开始看可以重点看摘要,从这里可以了解作者研究了什么问题,用了什么方法,得出了怎样的结论。然后再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跳过还是读方法/结论,或者精读全文。
- 有框架的概念,引言的框架,整篇文章的框架。利用论文中的参考文献读的过程中对于作者简单提到的结论、方法如果是重要的有兴趣的要去找到原始的文献读一读。文章第一遍读不懂不可怕,当你读了其他相关的文献后再去读很可能会豁然开朗。
- 用好标注和大纲,电子阅读和打印阅读是自己喜欢而定。如果阅读电子版要用好标注和大纲。标注不要乱,高亮可以去标注重点结论,下划线标注整句整段的重要语句,颜色的使用自己有一个简单的安排。大纲这个很重要可以方便的在文章不同章节跳转,有的原始文章没有,但可以自己去创建,很简单不同软件操作不同自行百度。
![](https://img.haomeiwen.com/i152200/68b146980c386a71.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52200/182e8cf595a52804.jpg)
——2017.11.1
——于长理图书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