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天,有算命师告诉你,你必须在一段不寻常的旅途中,遇见六个人之后,你才会找到对的人,你会不会选择相信?
《伊斯坦布尔假期》是我读的第三本马克·李维的小说,它讲述的是一个关于寻找的故事,寻找爱情,关于自己生命中那个最重要的男人,亦是在寻找命运,关于自己身份的真相。
✈✈✈鹅鹅鹅:以下内容会有不同程度剧透。
真命天子前,你的理性根本靠不住
我想一个理性的人总会对那些别人口中的所谓命运和预言,保持戒备心理。虽然他们不表现得义愤填膺,但是心理总是有点嗤之以鼻。
这一点同阿丽斯是很像的,她作为一个调香师,以理性为信条。一开始,她就说:“我从不相信命运,不信所谓的可以指引我们的生命征兆。我不相信算命师的故事,不相信可以预知未来的扑克牌。”
但是,当她来到游乐园,却在几个朋友的反激下走近了算命师的摊位前。
算命师问她:“你想知道未来为你预留了什么吗?”
“不,从来不想。我不认为未来是注定的。”阿丽斯回答道。
之后算命师告诉她,她生命中最重要的那个男子,那个一直令她寻寻觅觅,却始终不知道他是否存在的男子,其实不久前刚刚从她身后经过。算命师还预言,她必须经历过一段旅行,在遇见他之前,还需要再遇见六个人。
阿丽斯开始不安和慌张。不知道这时候,她心中是如何回味自己对算命师所说的那句“我不认为未来是注定的。”从那之后,她就夜不能寐。
当我们面对爱情的寻觅,当我们面对发现一个未知的自己,我们的理性根本就靠不住。一个人面对别人的时候,往往可以很理性,而当他面对自己的时候,往往就是感性打败了理性。
所以,她真的行动了!她和她的邻居戴德利踏上了伊斯但布尔的旅行,是为了寻找生命中最重要的那个男人,但是看上去更像是和戴德利的一桩交易。
“在旅途中你终会发现,所有你以为是真的东西,其实都不是现实。[1]”
一个旅行过的人能够体会到,只身一人在一个陌生环境里的新鲜感与不安,然而当经历过旅行的挫折和考验之后,那种无以伦比的成就感和洒脱感,仿佛从一个拘泥的世界挣脱开来一样,那种感觉可能就照亮了自己那一刻的生命。
然后,之前的种种固执,种种纠结,种种无措便可以一一得到回应。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旅行,像一种读存手段,把我们的认知更新。或许,这一点,可能是无情的。因为原来很多很信以为真的东西,就像磁条来回擦写之间,或许变成现实了。
每个人身上都可能有两种生活,一种是自己已知的生活,一种是自己期待的生活。每个人最熟悉的就是自己已知的生活,即便两个人恋爱许久,也难以熟悉对方所期待的是什么。因为恋人之间,很容易习惯对方的方式和想法,然后看上去越来越像,但是未必就越爱越深。
已知的自己常常在平常中展现,但是一个人在一个旅行的状态,到了一个新奇陌生的环境之下,特别是旅行途中各种不确定的考虑,那个人就会展现出所期待的自己。
这个让我想起《围城》里的一段话:“旅行是最劳顿,最麻烦,叫人本相毕现的时候。……结婚以后的蜜月旅行是次序颠倒的,庆该先同旅行一个月,一个月舟车仆仆以后,双方还没有彼此看破,彼此厌恶,还没有吵嘴翻脸,还要维持原来的婚约,这种夫妇保证不会离婚。”
旅行之中,有太多地方可以考验彼此。比如,目的地的选择,如果目的地不一致,谁先妥协;比如对方是否考虑到你的感受,谁在谁心中的位置就看得明白;比如对事物的评价,价值观就出来了;等等。也像文中说描述的:“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过去了。从基督教教堂到犹太教教堂,从犹太教教堂到清真寺,从古老的墓地到繁华的街市,从茶庄到他们每日就餐的餐馆,每到一个地方他们每人都会说一段自己的经历,一段关于自己过去的故事。”一个人就这样在旅行中一点点展示自己所期待的自己给对方。如同钱钟书说:如果你爱一个人,那就和她去旅行,如果旅行过后你们仍旧相爱,那就结婚吧”。
或许这就是旅行就是对爱情最好的测试的道理所在,当真的变成现实,爱情是否依旧。
一份温存的爱情,都应该经历过纯粹的孤独
恋人总是分分合合。但是现实生活之中,常有人一边刚分手,另一边就立即牵手。爱情,不应该是从这个人换成那个人。我想,当一个人能够确认并断定自己一生挚爱的时候,应该是经历过一段纯粹孤独后遇见的爱情。
阿丽斯,也早已不是个小姑娘了,出生于1911年,前往伊斯但布尔的时候,应该在四十岁左右。一个四十岁的单身的调香师,平时打发时间就是和自己的朋友聚聚闹闹。可以说在她踏上寻找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的那段旅程之前,很长时间里生活都少不了孤独的时刻。
而他,刚刚失去的父亲,他想要一个可以光线好的可以工作的地方。
马克·李维有一段阐释:“他们都经历过一段较为孤独的时期,这种孤独无关被爱,无关爱人,只是一种纯粹的孤独。两人都喜欢下雨的时节,都讨厌冬天,两人都曾坐在学校的凳子上做过白日梦,都曾在夏天识得过初恋的滋味,在秋天开始的时候尝到分手的痛苦。他痛恨他的父亲,她则崇拜她的父亲。”阿丽斯仿佛看上去和他的真命天子几乎没有什么共同点,实际上他们都经历过一段孤独的时期。
当两份孤独相互融合,就变成了世界上最美的温存。怎么会让人轻易忘记,所以寻找到最后,真相就在身边。
爱的方式:常相伴,紧相随
鲜花配巧克力,可以是一种爱;烛光加晚餐,也可以是一种爱;浪漫和有趣,同样可以是一种爱。
无论是有礼物、有惊喜、有趣,还是有浪漫,都是要有陪伴。一个人愿你陪伴你,他所做的这些事情对于你才会有意义,否则就是关乎他人。
可是,陪伴不是肤浅地理解为两个人在一起,确认了恋爱关系就是陪伴。陪伴,应该是一种爱的方式。可以彼此没有牵手,可他还是愿意陪阿丽斯来到伊斯但布尔同她一起寻找第二通向她命中注定的人。
即使他说:“如果我爱上了一个像她这样的女子,我能向她做出的唯一的爱的证明,就是离开她,远远地离开,即使是要我去到世界的尽头。”后来他真的从伊斯但布尔回到伦敦。
因为他想:爱一个女人就意味着采摘她的美,将它置于温室,细心呵护……直至时间令它褪色,男人再动身去采摘其他的心灵。所以我曾立誓,若是有朝一日,我爱上一个女子,真的爱上了她,我就会好好珍惜它,绝不将它摘下。”
“在一个爱情故事里,必须得趁早抽身,不然就太晚了;而对我来说呢,‘免得太晚’就意味着不要开始。”但是他还是开始了,并且常相伴,紧相随,当没有想到采摘。
或许,陪伴不是确认恋爱的标志,而是爱的一种方式。
人生大于爱情,爱情只是自己的一部分
小说的全部主旨并非爱情,而是人生价值。阿丽斯表面上是来伊斯但布尔寻找自己的真命天子,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却发现了自己的身世。
她有两个父亲,也有两个母亲。
这肯定早已经超越对自己身世之谜的好奇,这是对自己人生价值的归属的寻找,这是为心灵的宁静的寻找。
小说的巧妙之处就在于,当阿丽斯一点点发现自己身世的线索的过程,自己一点点揭开自己身世的时候,就是在一步步接近自己的真命天子。
我不知道作者是否有这层意思:并不是算命师带给他真命天子,而是她在发现自己的旅途中,顺便发现了他。
马克·李维的小说总是有种清新感,特别是带有很强的镜头感,《伊斯坦布尔假期》的语言平淡自然,如同对生活的白描,巧妙的人物对话推动故事发展,细致而真实。
这是马克·李维构思许久的一个故事,也是作者最喜欢的一个故事。他常常想到“戴德利”的形象,他一直在等一个好故事的诞生。这好故事就是《伊斯但布尔假期》。相比于《偷影子的人》,有人说前者在内涵或者说是寓意,细节上更加圆满,特别体现在对人物的细致刻画及写作技术上。
我想是值得大家有空读一读。亦旅行,亦爱情。
[1]文中这句话还有另一层更深的寓意
网友评论